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虚有其表

虚有其表

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不中用。出自五代后唐明宗之语。唐明宗(867-933年),名李亶,原名嗣源,代北(今山西省北部地区)人,因在李克用手下做事,被赐姓李。在后唐与后梁的战斗中曾屡立战功。天祐五年(908年)柏乡之役,唐庄宗李存勖(xù续)看到梁军军势十分强大,担心自己的军队怯阵,想激励之。于是便用白金做的大酒盅,赐酒给李嗣源,并对他说:“你看到南军的白马都和赤马都吗?真令人心惊胆破。”李嗣源答道:“他们是虚有其表!明天就属于我们所有了!”李存勖拍腿大笑道:“你已从气势上战胜了他们!”梁军终于大败。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因兵变即皇帝位。

【出典】:

旧五代史》卷35《唐书十一·明宗本纪一》484页:“柏乡之役,两军既成列,庄宗以梁军甚盛,虑师人之怯,欲激壮之,手持白金巨钟赐帝酒,谓之曰:‘卿见南军白马、赤马都否?睹之令人胆破。’帝曰:‘彼虚有其表耳,翌日当归吾厩中。’庄宗拊髀(bì婢)大笑曰:‘卿已气吞之矣。’”

【例句】: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唐书·崔协传》:“协器宇宏爽,高谈虚论,多不近理,时人以为虚有其表。” 郭沫若《羽书集·把精神武装起来》:“假使虚有其表,而陷溺于因循苟且之旧习,目前的救亡建国的大任是断难担负的。”


述宾 虚,空。表,外表。徒有好看的外表。形容有名无实。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玄宗尝器重苏颋,欲倚以为相……上即以颋姓名授嵩,令尊制书。既成,其词曰:‘国之瑰宝。’上寻绎三四,谓嵩曰:‘颋,瑰之子,朕不欲斥其父名,卿为刊削之。’……嵩惭惧流汗,笔不能下者久之。上以嵩抒思移时,必当精密,不觉前席以观,惟改曰:‘国之珍宝’,他无更易。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曰:‘~耳!’”△常用于形容人、动物、物体等外表好看,实际不中用。→外强中干 华而不实 徒有虚名 ↔表里如一 名实相副


【词语虚有其表】  成语:虚有其表汉语词典:虚有其表

猜你喜欢

  • 牛医儿

    《后汉书.黄宪传》:“黄宪字叔度,……世贫贱,父为牛医。……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东汉黄宪为牛医之子,出身寒微,但为人清高极有德行,士

  • 和銮

    《诗经.小雅.蓼萧》:“和銮雍雍,万福攸同。”汉.毛氏传:“在轼曰和,车镳曰銮。”东汉.郑玄笺:“此说天子之车饰者。”“銮”通“鸾”,“和銮”即古代马车上的铃铛。《诗经》中有以“和銮雍雍”描写天子车饰

  • 谷永笔札

    《汉书.游侠传.楼护传》:“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汉.谷永字子云,长安人,博通经典,善作公文书信(笔札),官至大司农。后用为咏善为书札之典。唐.李瀚《蒙求》诗:“谷

  • 斜阳巷陌

    唐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后因以“斜阳巷陌”形容荒凉冷落之景。宋陈允平《齐天乐.泽国楼偶赋》词:“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何处!”宋张炎《赵文升索赋散乐妓

  • 品竹弹丝

    又作“品竹调弦”。吹弹乐器。明代丹丘生(朱权)《荆钗记》:“欢宴乐人,只应品竹弹丝敲象板。”《水浒传》第六十九回:“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并列 竹,指管乐器。丝,指弦

  • 试周

    见“试儿”条。【词语试周】   汉语大词典:试周

  • 彼茁者蓬,一发五豵

    茁( ㄓㄨㄛˊ zhuó ):草木生长壮盛的样子。蓬:野草名,形似白蒿。发:射箭。豵( ㄗㄨㄥ zōng ):小猪。《广雅》:“兽一岁为豵。” 蓬蒿长得又密又粗,一次射中五头小猪。 古代赞美猎

  • 屠龙之伎

    同“屠龙技”。唐刘禹锡《何卜赋》:“屠龙之伎,非曰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词语屠龙之伎】  成语:屠龙之伎汉语大词典:屠龙之伎

  • 征黄

    西汉宣帝时,颍川太守黄霸对外宽容,内心明察,深得当地官吏、百姓的拥戴,被誉为“治理州郡,天下第一。”汉宣帝颁发诏书表彰说:“颍川太守黄霸,一宣布诏令,百姓就顺应方向而改变习俗。郡内孝顺长辈的孩子、尊敬

  • 待价而估

    见“待价而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