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蔡琰胡笳

蔡琰胡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传》:“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奴匈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卷四十四引《蔡琰别传》:“在左贤王部伍中,春月登胡殿,感笳之者,作诗言志曰:‘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

胡笳十八拍,乐府琴曲名。古时有人以为此曲最初由蔡琰所作,以抒发身陷异域的悲痛。后因用“蔡琰胡笳”咏胡笳声或比咏苦痛之事。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唐代李敬方《太和公主还宫》:“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


猜你喜欢

  • 孔壁遗文

    《书序》:“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后以“孔壁遗文”

  • 折梅花

    源见“陆凯传情”。指怀念远方友人。元 吴西逸《寿阳春.四时》曲:“折梅花不传心上人,村煞我陇头春信。”

  • 阮瞻三语

    源见“三语掾”。指“将无同”三字应对隽语。唐李瀚《蒙求》:“季布一诺,阮瞻三语。”

  • 迎刃而理

    犹迎刃而解。清 周在浚《行述》:“潍,剧邑也,事繁丛弊,先大夫以书生受事,迎刃而理。”见“迎刃而解”。清·周在浚《行述》:“潍,剧邑也,先大夫以书生受事,~。”【词语迎刃而理】  成语:迎刃而理汉语大

  • 色丝

    源见“绝妙好辞”。“绝”的离合析字。谓绝妙;妙文。唐张说《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斋戒觌华玉,留连叹色丝。”宋曾巩《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枣木已非真篆刻,色丝空喜好文章。”明高启《感怀次蔡参军

  • 司马青衫

    唐白居易贬官为江州司马时,作《琵琶行》,与琵琶女同病相怜,结语为“就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以“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元王实甫《西厢记》四本三折:“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清褚

  • 戊己尉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唐.颜师古注:“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今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戊己为名也。有戊校尉,有己校尉。一说戊已居中,镇覆四方,今所置校尉

  • 愤王祠庙

    《南史.萧思话.附萧琛传》:“(琛)后为吴兴太守,郡有项羽庙,土人名为‘愤王’甚有灵验,遂於郡听事安床幕为神座,公私请祷。前后二千石皆於听拜祠,以轭下牛充祭而避居他室。琛至,著履登听事,闻室中有叱声,

  • 走马章台

    章台:汉朝首都长安章台下街名,是一条繁华的街道。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处理政务很有谋略,颇得朝廷赏识。但张敞平时为人随便,不摆高官的架子。上朝回来,他常从热闹的章台街经过,让御吏赶马,自己用扇子遮面拍马

  • 当今无辈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太常顾雍曰:‘基未详其为人也,温当今无辈。’”意谓当时没有可以与张温匹敌的人。其他 辈,类比。谓当今无可匹敌。《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温~。”△多用于才干方面。→当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