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蔡泽问相

蔡泽问相

指蔡泽请唐举观看他的面貌体态,以推论他的将来怎样?后以此典比喻人尚未显达,但志向远大;或借指相面算命。蔡泽,战国时燕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人,他曾以自己所学游说各诸侯国君主,谋求官职,但得不到赏识。蔡泽就去找唐兴观看面貌体态,说道:“我听说先生给李兑观看过面貌体态,说他一百天之内会掌握国家政权,有这样的事吗?”唐举说:“有的。”蔡泽说:“象我这样的人怎么样?”唐举仔细地看了蔡泽,笑着说:“先生的鼻子向上翻,肩胛耸起脖子短,脸庞大,鼻梁凹,双膝蜷曲。我听说圣人不在乎面貌体态,大概说的是先生吧?”蔡泽知道唐举是在戏笑自己,就说:“富贵是我本来所有,我所不知道的是寿命多长,希望能听到这一点。”唐举说:“先生的寿命,现在往后还有四十三岁。”蔡泽笑着表示谢意离开了。此典又作“唐生决疑”、“蔡泽栖迟”、“问封侯”、“问唐举”、“才非唐举知。”

【出典】:

史记》卷79《范雎蔡泽列传》2418页:“而从唐举(魏国著名看相人)相(xiàng,向,看相,观察人面貌体态,以推测将来),曰:‘吾闻先生相李兑,曰百日之内持国秉(通“柄”,权力),有之乎?’曰:‘有之。’曰:‘若臣者何如?’唐举孰(通“熟”,仔细)视而笑曰:‘先生曷(通“蝎”)鼻(象蝎鼻上翻),巨肩(肩胛耸起,颈项短),魋(tuí颓,大)颜,蹙(cù醋,收缩)齃(è鄂,鼻梁),膝挛(juàn滦,蜷曲不直)。吾闻圣人不相,殆(dài代,大概)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富贵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也,愿闻之。’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笑谢而去。”

【例句】:

北周·庾信《蔡泽就唐生相赞》:“蔡泽羁旅,唐生决疑。无劳神策,不问灵龟。” 唐·高适《九月九日酬颜少府》:“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宋·苏轼《寄蔡子华》:“莫从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宋·陆游《初夏杂兴》之二:“何劳问唐举,彻尾是清寒。” 清·吴伟业《赠青溪蔡羽明》:“仙是麻姑降,才非唐举知。”


【典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而从唐举相,曰:‘吾闻先生相李兑,曰“百日之内持国秉”,有之乎?’曰:‘有之。’曰:‘若臣者何如?’唐举孰(熟) 视而笑曰:‘先生曷 (xie) 鼻,巨肩,魋(cui) 颜,蹙齃(e),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富贵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也,愿闻之。’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笑谢而去,谓其御者曰:‘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 (腰),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集解:“刺齿”二字当作“啮”。

【今译】 蔡泽是战国时燕人,四处游说谒见大小诸侯,但都不被赏识任用。他去找唐举看相,问:“我听说先生给李兑看过相,说他‘百日之内掌国政’,有这回事吗?”唐举说:“有的。”蔡泽问:“那么我怎么样?”唐举细看了蔡泽一番,笑道:“先生朝天鼻,端肩膀,鼓脑门,高颧骨,两膝弯曲。我听说圣人相貌不佳,恐怕就是指先生吧?”蔡泽知唐举取笑他,于是说:“富贵我本来有,我只不知道寿数,想听听你的。”唐举说:“先生的寿数,从今以往四十三年。”蔡泽笑着致谢走了,对驾车的人说:“我能衣食丰足,跃马疾驱,佩带金印紫绶,位于国君之前,有这样的富贵,四十三年足够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尚未显达,但志向远大; 也用以借指卜相。

【典形】 才非唐举知、蔡泽栖迟、唐生决疑、问封侯、问唐举、跃马年、富贵自取、唐生决、唐生讥、蔡泽笑。

【示例】

〔才非唐举知〕 清·吴伟业《赠青溪蔡羽明》:“仙是麻姑降,才非唐举知。”〔蔡泽栖迟〕 唐·高适《九月九日酬颜少府》:“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唐生决疑〕 北周·庾信《蔡泽就唐生相赞》:“蔡泽羁旅,唐生决疑。无劳神策,不问灵龟。”

〔问封侯〕 宋·苏轼《寄蔡子华》:“莫从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问唐举〕宋·陆游《初夏杂兴》之二:“何劳问唐举,彻尾是清寒。”

〔跃马年〕唐·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猜你喜欢

  • 绣衣玉斧

    同“绣衣持斧”。元 萨都剌《上内台治书阿鲁图立先茔石》诗:“獬豸峨冠侍紫皇,绣衣玉斧破炎荒。”

  • 郑驿

    同“郑庄驿”。宋周邦彦《西平乐》词:“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词语郑驿】   汉语大词典:郑驿

  • 汗牛

    同“汗牛马”。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汗牛试卷浩无涯,划尽雷同别一家。”清赵翼《香牛皮席》诗:“笑我著书曾未寸,翻教忝窃汗牛名。”【词语汗牛】   汉语大词典:汗牛

  • 过则勿惮改

    惮( ㄉㄢˋ dàn ):怕。 有了过错,就别怕改正。语出《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谢觉哉《不惑集.反省》:“前者躲避现实,有点‘明哲保身’的味道;后者也还看不见‘过则勿惮改’的勇气。”主谓

  • 璧还

    源见“璧谢”。指退还赠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一回:“上月家母寿日,承赐厚礼,概不敢当,明日当即璧还。”源见“完璧归赵”。谓原物归还。客套语。陈毅《给阿英的信》:“携回之三书,已阅毕,兹璧还。”【

  • 杜田语

    宋沈作喆《寓简》卷一:“汉田何善《易》,言《易》者本田何。何以齐诸田徙杜陵,号杜田生。今之俚谚谓白撰无所本者为杜田”。后因以“杜田语”代指无根据的自撰语。清唐仲冕《芳茂山人诗录序》:“〔孙星衍〕所著《

  • 求贤如渴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像口渴时求饮那样急于思求有才能的人。后因以“求贤如渴”或“思贤如渴”比喻访求人才的迫切心情。宋.范晔《后汉书.

  • 泣琼瑰

    《左传.成公十七年》:“初,声伯梦涉洹(洹音huán,即安阳河,在河南省),或(有人)与己琼瑰(琼瑰是次于玉的美石所制成的珠)食之,泣而为琼瑰盈其怀(指哭泣时泪水化为石珠而满怀),从而歌之曰:‘济洹之

  • 飂叔豢龙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晋.杜预注说,飂是古国名,叔安是其君名),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董,氏曰‘豢龙’。”传说虞舜时有一个叫董父的人,能畜龙。因

  • 南塘一出

    《晋书.祖逖传》:“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桀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逖抚慰问之曰:‘比复南塘一出不?’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谈者以此少逖(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