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莲花十丈

莲花十丈

《真人关尹传》:“老子曰:‘真人游时,各各坐莲花之上,华径十丈,有反生灵香,逆风闻三十里。’”(据《法苑珠林》卷四十九引)

据说仙人游玩时所坐的莲花直径有十丈,香闻三十里。后遂用为咏莲花之典。

唐.韩愈《古意》诗:“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猜你喜欢

  • 荆山璞

    源见“和氏之璧”。指未经雕琢的和氏璧,喻未遇的才士。唐窦庠《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诗:“荆山璞在终应识,楚国人知不是狂。”【词语荆山璞】   汉语大词典:荆山璞

  • 垂衣

    《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唐.孔颖达疏:“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据《周易》记载,上古帝王穿着长大的衣服,并

  • 不得志于有司

    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后因称官吏为有司。这里指主管考试的官员。 不为主管(考试)的官员所满意。 意谓考试未被录取。语出唐.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胡朴安《包世臣

  • 暴尪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晋.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尪,音wāng,同汪音

  • 草莽之臣

    草莽:丛生的杂草。比喻在野之人。旧指在野未出仕的人。《孟子.万章下》:“在野曰草莽之臣。”偏正 在野的,没有做官的人。《孟子·万章下》:“在野曰:‘~’。”△多用于称人方面。也作“草茅之臣”、“草莱之

  • 顾甑

    源见“堕甑”。谓徒劳无益的举动。清汪懋麟《题孟生像》:“手挥白羽看山坐,不是寻常顾甑人。”

  • 吹笙缑岭

    源见“王乔控鹤”。形容悠然自适的仙道生活。闽徐夤《山阴故事》诗:“吹笙缑岭登山后,东注清流岂有穷。”

  • 庖丁

    源见“庖丁解牛”。喻指富于才艺者。唐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轮辕无匠石,刀几有庖丁。”【词语庖丁】   汉语大词典:庖丁

  •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用土地去事奉秦国,如同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不烧完,火势不会熄灭。 古代形容秦人贪欲无厌。语出《战国策.魏策四》:“孙臣谓魏王曰:‘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史记.魏世家》:

  • 会心不远

    《世说新语.言语》:“简文(晋简文帝司马昱)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晋简文帝此语原意是说,只要是开心会意的地方到处都可以领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