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 ㄘˋ cì ):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 ㄔㄨㄢˊ chuán ):用栎木或柞木做的椽子。斫( ㄓㄨㄛˊ zhuó ):砍削。 形容住室质朴简陋。语出《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唐.张九龄《景龙观山亭集送密县高賛府序》:“自吾君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既抑华而务实,将设教以垂范。”也引作〔采椽不斫,茅茨不翦〕。《史记.李斯列传》:“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虽逆旅之宿,不勤于此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采椽茅茨,足御寒暑、蔽风雨而已。及其后世,采椽不斫,茅茨不翦,无斫削之事,磨砻之功。”


其他 茅茨,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用栎木或柞木做椽子。斫,砍削。形容住室质朴、简陋。汉·韩婴《韩诗外传》:“吾君有治位之堂,土阶三等,~,犹以谓为之者劳,居之者泰。”△用于居住方面。→茅茨土阶 ↔金碧辉煌。 也作“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茅茨不翦”、“茅茨不翦,采椽不刮”、“茅屋采椽”。


【词语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成语: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汉语词典: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猜你喜欢

  • 闻韶忘味

    《韶(sháo勺)》:虞舜乐名。此典指孔子听到《韶》乐歌颂舜能继尧德之美好,他都忘记吃肉味道。后以此典比喻音乐悦耳,令人忘情;也比喻恭听帝王之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子为古代对男子尊称。他是鲁国

  • 莺?睆

    周代《诗经.邶风.凯风》:“?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其心。”?睆(xiànhuǎn)音现缓),美好貌,这里形容鸟叫圆转。后多用此语喻鸟鸣叫声。元.张可久〔越调.寨儿令〕《小隐》:“曲栏边莺?

  • 传书雁

    源见“雁足书”。喻指传递书信的信使。宋刘骘《代意》诗:“缄情谩托传书雁,换笑空馀取酒金。”

  • 青藜杖

    源见“青藜照阁”。指夜读的灯火。宋杨无咎《踏莎行》词:“心期休卜紫姑神,文章曾照青藜杖。”【词语青藜杖】   汉语大词典:青藜杖

  • 坐中颜回

    《晋书.谢尚传》:“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颜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天资聪敏,

  • 玉傩

    《诗.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毛传:“瑳,巧笑貌。傩,行有节度。”后以“玉傩”喻高尚的行为。明无名氏《飞丸记.怜儒脱难》:“感深润河,望长江茫茫浩波;景行玉傩,望泰山巍巍翠峨。”【词语玉

  • 上蔡牵犬儿

    源见“叹黄犬”。指秦朝李斯。清吴雯《汪文升赠小楷五百字为别诗酬来美》诗:“篆体大小分,上蔡牵犬儿。”

  • 枘圆凿方

    同“方枘圆凿”。《好逑传》十五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枘圆凿方,入于参差。”见“枘凿方圆”。《好逑传》15回:“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则日东月西,何缘相会,~,入于参差。”【词语

  • 南山皓

    源见“商山四皓”。即商山四皓,亦泛指隐居高士。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诗:“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皓。”王琦注:“南山皓,谓汉之四皓。四皓在秦时始入蓝田山,后又入地肺山,汉时匿终南山。”【词语南

  • 杯浮野渡

    同“杯渡”。唐许浑《送僧》诗:“杯浮野渡鱼龙远,锡响空山虎豹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