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腰金拖紫

腰金拖紫

亦作“腰金衣紫”。金:金印。紫:紫绶。在古代只有高级官员才能配带金印、紫绶。比喻身居要职,地位显赫。沈攸之(?-478年),字仲达,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时孤贫,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入侵宋,宋征发民丁,沈攸之也被征入,作战英勇顽强,屡败强敌,因而职务不断上升。孝武帝死,受命辅佐太子,进号安西将军,因见幼主在位,而生谋反之心。顺帝元年,正式反叛。朝廷派齐王率兵征讨,发布檄文痛斥沈攸之。檄文称沈攸之少时贫贱,从士兵中提拔上来,凭着运气,没有打败仗,依靠一点儿战功朝廷就给他裂土分封,腰间悬挂金印,身上披着紫绶。朝中再也没有比他尊贵的了,国家中也没有比他富有的。……而他却纠集妖众,发动叛乱,前来送死,是可忍,孰不可忍。后沈攸之兵败被杀。

【出典】:

宋书》卷74《沈攸之传》1934页:“沈攸之少长庸贱,擢自阎伍,邀百战之运,乘一捷之功,镌山裂地,腰金拖紫,穷贵于国,极富于家。”

【例句】:

唐·白居易《哭从弟》:“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宋·王禹偁《送牛冤序》:“含饴弄孙,尽高堂之乐;腰金拖紫,居百城之长。”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何不在此处用了些?博得个腰金衣紫,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并列 金,金印;紫,紫绶。腰佩金印,身拖紫绶。形容身居高官。语出《宋书·沈攸之传》:“少长庸贱,擢自阎伍,沈攸之邀百战之运,乘一捷之功,镌山裂地,腰金拖紫,穷贵于国,极富于家。”唐·白居易《哭从弟》诗:“一片绿衫消不得,~是何人?”△多用于形容高官显宦。→服冕乘轩 ↔叹老嗟卑 金尽裘敝。也作“背紫腰金”、“腰金衣紫”。


【词语腰金拖紫】  成语:腰金拖紫汉语词典:腰金拖紫

猜你喜欢

  • 鲛人诉泣

    源见“鲛人泣珠”。指流泪成珠。亦用以形容如泪珠之物。宋葛长庚《贺新郎.雪》词:“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按,此例是用以状雪。

  • 登楼啸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佚文》:“刘越石(刘琨)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刘始夕乘月登楼清啸。胡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吹奏胡笳,贼皆流涕,人有怀土之切。向晓又吹,贼并起围奔走。或云是刘道真

  • 何逊滴阶

    参见:何逊空阶

  • 细柳军

    同“细柳营”。宋欧阳修《龙兴寺小饮呈表臣元珍》诗:“罚筹多似昆明矢,酒令严于细柳军。”

  • 黄龙未饮

    源见“痛饮黄龙”。谓破敌壮志未酬。柳亚子《浣溪沙.八月晦日夜梦中作》词:“朱鸟空归天尚醉,黄龙未饮死难甘。”

  • 匪躬之节

    《周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蹇是难的意思。意思是,王宫之臣能履涉蹇难,匡扶王室,不因为私身之故而退避不前。后以匪躬之节喻指不顾自身利害而尽忠王室的节操。亦作“匪躬之操。”唐.韩愈《争臣

  • 狐死首丘

    《礼记.檀弓上》:“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陈澔集说:“狐虽微兽,丘其所窟藏之地,是亦生而乐于此矣。故及死而犹正其

  • 墨子悲染丝

    《墨子.所染》:“子墨子(墨翟)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按,《淮南子.说林训》谓:“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

  • 五柳

    同“五柳先生”。宋王安石《五柳》诗:“五柳柴桑宅,三杨白下亭。”元关汉卿《鲁斋郎》四折:“不恋那三公华屋,且图个五柳婆娑。”【词语五柳】   汉语大词典:五柳

  • 峻坂盐车

    源见“骥伏盐车”。喻指晚境困厄之人。茅盾《题高莽为我所画像》诗:“风雷岁月催人老,峻坂盐车亦自怜。”【词语峻坂盐车】  成语:峻坂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