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脱颖而出

脱颖而出

颖(yǐng影):原指禾穗的芒尖,这里指锥子尖。此典指毛遂对平原君赵胜说:您要是早把我放进口袋里,我象锥子尖早就刺露出来了。后以此典比喻才华得以显露出来。战国时,秦兵围困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救。赵胜在三千门客中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之人随行。经过精细挑选,只挑了十九个。这时,毛遂自己推荐自己,愿意同往。平原君赵胜说:“先生在我门下到现在已经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平原君赵胜说:“有才能之人在社会上活动,就好象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锥子尖头立即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可左右的人从没有称赞和谈论过,我也没有听说过,这可见先生是一无所长呀。先生不能去,先生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我是今天才请求您放到布袋里,假如您早把我放进布袋里,那就会使整个锥子都显露出来,不仅只露出它的尖子而已。”平原君赵胜终于带着毛遂一同去了。此典又作“锥囊”、“处囊”、“颖脱”、“利颖”、“透颖锥”、“毛遂锥”、“处囊锥”、“囊锥”、“囊出锥”、“露囊锥”、“脱锥”、“毛锥”、“敛颖”、“脱颖”、“囊颖”、“囊脱”。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6、2367页:“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末梢)立见(xiàn现,显露),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通“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例句】: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衰迟分作骥伏枥,敛退敢求锥出囊。”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邯郸下客,效处囊于赵相。”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摆囊看利颖,开颔出明珠。”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宋·梅尧臣《送甥蔡駰下第归广平》:“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 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功成在漏刻,颖利处囊锥。” 宋·黄庭坚《呻吟斋睡起》:“璞玉深藏器,囊锥立见尖。” 宋·陆游《秋夜书怀》:“衰迟分作骥伏枥,敛退敢救锥出囊。” 元·耶律楚材《再用韵寄抟霄》之一:“鄙论我甘蒙酱瓿,雄材君已露囊锥。” 元·揭傒斯《病中初度》:“一言空骥枥,再见脱锥囊。” 元·宫天挺《死生交范张鸡黍》:“毛锥脱布囊,锋剑倚天长。” 清·赵执信《赠山阳程远复》:“君才与年俱与当,且复敛颖囊中藏。” 清·黄遵宪《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刃当摩厉须,锥乃脱颖出。” 清·程先贞《和陶饮酒》:“漫看诸少年,囊脱新锥颖。” 清·程先贞《夏日闲居》:“老锥囊颖钝,孤剑蒯缑贫。”


偏正 颖,尖端。锥子尖刺破布袋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充分、突出地表露出来。语本《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现而已。’”冯牧《文学应当和生活同步前进》:“有十四位同志都是从我们沸腾的生活底层~的很有才华的文学新人和青年作者。”△褒义。常指超出同类。→出类拔萃 秀出班行 ↔怀才不遇 守分藏拙


脱颖而出”谓有才能的人一遇机会就会显示出其才能来。此语亦作 “颖脱而出”,或简言 “脱颖”、“颖脱”。

“脱”谓脱出、显露。“颖”是何义呢?

《说文·禾部》: “颖,禾末也。”即谷穗之芒。 《诗·大雅·生民》: “实坚实好,实颖实栗。”疏: “颖是禾穗之挺……言其穗重而颖垂也。”言谷穗芒下垂。

谷穗之芒引申即有 “尖”义,俗谓 “针尖对麦芒”,“芒”义即为 “尖”。因此, “颖”即有 “尖端”之引申义。尖利之物在袋中,便有可能破袋露出,所以叫做 “脱颖而出”( 露出尖端而出) ,用以比喻有才能者遇良机而出。

语出 《史记·平原君列传》: “平原君曰: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意思是: 平原君说,贤能的人立身行事,就像是锥子在口袋中一样,尖端马上 ( 因刺破口袋) 可以看到。毛遂说道,今天就请将我放入口袋中。如果早一点这样,我 “颖脱而出”,那就不仅仅只是能看到尖端了!

毛遂自荐,终于施展其才,随平原君赴楚求教,最终说服楚王同意赴赵、楚合纵。


【词语脱颖而出】  成语:脱颖而出汉语词典: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 王门曳裾

    源见“曳裾王门”。指在王门权贵家为门客。唐朱湾《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参军》诗:“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参军。”【典源】 《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今臣尽知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而

  • 雕弓照影

    源见“杯弓蛇影”。指遭谗见弃而心有余悸。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严子文同傅安道和盟鸥韵和以谢之》词:“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

  • 红莲幕

    源见“莲幕”。对幕府的美称。唐李商隐《寄成都高苗二从事》诗:“红莲幕下紫梨新,命断湘南病谒人。”宋王禹偁《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诗:“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词语红莲幕】   汉语大词典:

  • 旬宣

    《诗.大雅.江汉》:“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旬,遍。后因以“旬宣”谓周遍宣示。明冯梦龙《智囊补.周宗韩雍》:“韩公雍旬宣江右时,忽报宁府之弟某王至,公托疾乞少需,密遣人驰召三司。”【词语旬宣】   汉

  • 跕鸢堕水

    同“跕鸢”。清赵翼《猛卯》诗:“跕鸢堕水寻常事,浪泊区区岂足夸?”【典源】《东观汉记·马援》:“马援击交趾,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

  • 社稷臣

    源见“社稷”。谓关系国家安危之重臣。《史记.袁盎鼂错列传》:“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唐杜审言《泛舟送郑卿入京》诗:“帝坐蓬莱殿,恩追社稷臣。”清李渔《玉搔头.擒王》:“朝

  • 沤麻

    《艺文类聚》卷十九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石勒与李阳相近,阳性刚愎,每争沤麻池,共相扑打,互有胜负。”石勒(东晋列国后赵的创建者)幼时在家乡沤麻与李阳争夺沤麻池,(麻需浸泡在水中,使自然发酵,

  • 渊底武侯

    源见“卧龙”。借指龙王。宋张耒《仲夏》诗:“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

  • 凿壁偷光

    《西京杂记》卷二(按:《西京杂记》一书,《隋书.经籍志》原不著撰者姓名,但旧题一作汉刘歆撰,也有作晋葛洪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家贫,为人

  • 云龙风虎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喻君臣相得。宋韩淲《满庭芳.王寺簿生朝》词:“功名事,云龙风虎,行矣佩金章。”见“风虎云龙”。【词语云龙风虎】  成语:云龙风虎汉语大词典:云龙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