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司马迁撰《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公元前二〇四年,汉将韩信率军数万攻打赵国。赵王歇及主将陈余,聚兵二十万在井陉口迎战。离井陉口三十里处,韩信“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偏僻小路)革(音bì
源见“麒麟儿”。祝贺他人生子。清汪懋麟《五福降中天.奉贺司农公生子》词:“玉燕投怀,石麟入梦,孔、释云中亲抱。”
同“赤帝子”。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七:“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词语赤精子】 汉语大词典:赤精子
源见“鹪鹩一枝”。喻指安于本分,不贪多。《宋史.李沆传》:“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主谓 鹪鹩筑巢,只占一根树枝。比喻安于本分,不贪多奢得。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人们畏惧猛兽,因而不敢上山采撷藜草、蓬藿。比喻国家有忠臣,奸邪也不敢兴风作浪。《汉书.盖宽饶传》:盖宽饶忠直忧国,因言事不当而被文吏诋毁下狱,谏议大夫郑昌上书颂扬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
《晋书.天文志上》:“斗(北斗星)为人君之象,号令人主也。”又:“北极(北极星),北辰最尊者也。”后因以“斗极”喻指天皇或帝王。前蜀杜光庭《马尚书本命醮词》:“悬命籍于天关,系生死于斗极。”亦喻指名高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撝戈反日”赞誉排除困难,扭转危局,力能回天的行为。有时亦指留住时间,以利其事。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十九:“若使鲁戈真
源见“乘车戴笠”。戴斗笠。形容清贫。宋孔平仲《送张天觉》诗:“万事倏忽如疾风,莫以乘车轻戴笠。”【词语戴笠】 汉语大词典:戴笠
《史记.高祖本记》:“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服虔曰:‘元,长也。食邑于鲁。’韦昭曰:‘元,谥也。’”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娶吕公女,生鲁元公主。后遂用为咏
唐代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于时公舅袁高为给事中,方有重名,爱且贤公,然实未尝以干有司。公一举成名而东。”金代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