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后因以“王恭鹤氅”泛指高雅的服饰。唐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源见“枣大如瓜”。即安期枣,仙枣。南朝 齐谢朓《谢隋王赐紫梨启》:“将恐帝台妙棠,安期灵枣,不得孤擅玉盘,独甘仙席。”【词语灵枣】 汉语大词典:灵枣
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旧唐书.魏徵传》:“此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玉娇梨》12回:“~,一着不到,满盘从起。”【词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成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同“铜仙泪”。元张昱《别春次扬州成廷珪韵》:“自从《玉树》成歌后,曾见铜仙下泪来。”
参见:石华广袖
同“嫦娥”。唐韩愈《月蚀》诗:“恒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五代和凝《柳枝》词:“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恒娥?”【词语恒娥】 汉语大词典:恒娥
故:事故,指丧亡或其他灾祸。玉:玉制品。古人因其晶莹温润,象征人的美德,常用以制作礼器或饰物。 古代礼俗,君子如不遭逢不幸事故,总要随身系带玉佩。语出《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
源见“三箭定天山”。指安抚边疆。宋杨万里《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诗:“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词语弓挂天山】 成语:弓挂天山汉语大词典:弓挂天山
同“吟式微”。清曹寅《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十竹秋来好,连宵咏《式微》。”
《战国策.楚策一》载:楚威王对前来游说的苏秦说,他面对强秦,“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后因以“悬旌”比喻心神不定。唐崔日用《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唐岑参《送郭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