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抃(biàn变)匹马入蜀事。赵抃(1008-1084年)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字阅道,号知非子。仁宗景祐进士。仕州县,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巡察所属州县,考核官
《佩文韵府》卷五十六“枕”“七宝枕”下引《墨庄冗录》:“郭翰乘月卧庭中,空中一少女冉冉下,曰:‘吾天上织女也。帝命游人间,愿乞神契(神合,相结为好)。’乃升堂共枕,至晓辞去。后夜复来,至七夕忽不来,数
同“三不欺”。唐岑参《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相国尹京兆,政成人不欺。”
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主谓 要出游,须告知去处。语出《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续编》:“母王夫人勉之曰:‘志在四方,男儿事也。即语称~,不过稽远近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后因以“挥汗成雨”形容人多拥挤。清.曾朴《孽海花》一〇回
同“五彩衣”。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终不然为着一领蓝袍,却落后五彩斑衣。”【词语五彩斑衣】 汉语大词典:五彩斑衣
词集名。南宋女词人朱淑真作。一卷。淑真为钱塘(今杭州)女子,自称幽棲居士。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词。今存《断肠词》共二十九首,真伪夹杂。有明毛晋汲古阁刻《诗词杂俎》本、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
《晋书.卫瓘传》附卫恒:“恒善草隶书,为《四体书势》曰:‘……故英(弘农张伯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晋卫恒评论历代著名书法家时,曾誉弘农张伯英草书甚佳,有草圣之称。并说自己上比汉
参见:投金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后因以“环瀛”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