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糟糠

糟糠

后汉书.宋弘传》载: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徵拜他作太中大夫官,后为大司空,封宣平侯。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这是试探的话)?’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又见《东观汉记.宋弘》)。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她暗中看中了大司空宣平侯宋弘。有一次刘秀试探宋弘,是否可以停妻再娶。宋弘正色回答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不弃糟糠的高尚品格,历来被人称颂不已。

糟糠本是酒滓、谷皮,用以比喻粗劣的食物。《韩非子.五蠹》中说:“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同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吃糠咽菜过的是贫困生活,从这里又转义指与丈夫共患难的妻子。

宋文天祥《六歌》诗:“有妻有妻出糟糠,自少结发不下堂。”

《醒世恒言》卷二:“(许武)腹中虽如此踌论,却是说不出的话。只得权辞以对,说家中已定下糟糠之妇,不敢停妻再娶,恐被宋弘所笑。”


糟糠”指酒糟与糠皮,旧时穷人的充饥之物,亦泛指粗劣食物。后用来比喻曾经患难与共的妻子,故世有 “糟糠之妻”之说。患难之妻以 “糟糠”为喻缘此。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是对品德高尚之人的一种美誉。此语见于 《后汉书·宋弘传》: 当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心中不快,光武帝便想让姐姐嫁给太中大夫宋弘,但不便明说,便与姐姐一块儿议论朝臣,看谁合适。湖阳公主说: “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光武帝心中甚喜,便说道: “方且图之。”于是,召见宋弘,让姐姐坐在屏风后面听谈话。光武帝说: “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宋弘答道: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听了,回头对姐姐湖阳公主说: “事不谐矣。”意思是说,这事办不成了———宋弘是不会答应的。因为宋弘早已有了妻室。

历史上,宋弘是个好官,“在官所入租俸,悉分赡九族,以清行称”。


【词语糟糠】   汉语词典:糟糠

猜你喜欢

  • 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 意谓十五岁即立志学习。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宋.田锡《贻梁补阙周翰书》:“锡不逮古人远矣,自十有五志于学,逮今二十年。”

  • 戈挥日

    同“戈回日”。清赵翼《南苑大阅恭纪》诗:“风云卷阵戈挥日,烟焰腾霄炮震雷。”

  • 怕热官

    参见:晞辞热官

  • 食万钱

    同“日食万钱”。宋陆游《思故山》诗:“从渠贵人食万钱,放翁痴腹常便便。”

  • 鹏翮

    源见“鲲鹏展翅”。大鹏的羽翼。比喻贤才。明张四维《双烈记.寇逸》:“夹攻里外施英勇,看他鹏翮怎抟风?”亦喻浓云。宋梅尧臣《苦雨》诗:“秋空几旬雨,四海低鹏翮。”【词语鹏翮】   汉语大词典:鹏翮

  • 解榻

    源见“陈蕃榻”。解下所悬之榻。表示热情接待宾客或礼贤下士。唐宋之问《酬李丹徒见赠之作》诗:“一朝逢解榻,累日共衔杯。”唐高適《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叨承解榻礼,更得问缣游。高兴陪登陟,嘉言添

  • 留侯志

    源见“留侯慕赤松”。指功成身退、辞官归隐之志。宋 张咏《赠刘吉》诗:“请料酒仙人,何如留侯志?”清吴伟业《神仙》诗:“赤松早见留侯志,何况商颜避世人。”

  • 陈农求遗书

    《汉书.成帝纪》:“秋八月乙卯晦,日有蚀之。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祕书。谒者陈农使,使求遗书於天下。”汉朝孝成皇帝,好经书,故令陈农为使,使之求遗书於天下。后因以喻帝王好求遗书之典,亦可指搜求奇书之意。《文

  • 穿针

    源见“乞巧”。指旧俗七月七日夜妇女穿七孔针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唐王勃《七夕赋》:“海人支石之机,江女穿针之阁。”【词语穿针】   汉语大词典:穿针

  • 犬马之心

    人臣对君主表示尽忠的卑词,谓效忠于君主,如犬马之报答主人。《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偏正 比喻臣对君或仆对主的忠诚之心。语本《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下诏有司,因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