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徒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稷下,地名。在今山东省临淄县北,古齐城之西。刘向《别录》曰:“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齐地记》云:“齐城西门侧系水左右,有讲堂址存焉。”后因以“稷下徒”称山东学人。
清.吴伟业《送宛陵施遇山提学山东》诗之二:“无使稷下徒,车马矜雍容。”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稷下,地名。在今山东省临淄县北,古齐城之西。刘向《别录》曰:“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齐地记》云:“齐城西门侧系水左右,有讲堂址存焉。”后因以“稷下徒”称山东学人。
清.吴伟业《送宛陵施遇山提学山东》诗之二:“无使稷下徒,车马矜雍容。”
同“竹马儿童”。明瞿式耜《赠王中讱再任福州》诗:“棠阴露泽千家旧,竹马童儿十载余。”
《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负其责!’”晋.桓温和众将领同乘大船,在淮河之上眺望中原国土,愤慨地
源见“食无肝”。谓愧对当地官员和百姓。清孙枝蔚《戴公雪岁暮归自金陵去家五十里念予穷途不忍别去中心感之有赠》诗之一:“干求已是惭安邑,敢误良朋念薜萝。”
同“随车甘雨”。宋范成大《次韵袁起岩甘雨即日应祈》:“天遣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名气传遍天下。形容名声极大。《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亦作“名高天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
《礼记.檀弓上》:“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陈澔集说:“狐虽微兽,丘其所窟藏之地,是亦生而乐于此矣。故及死而犹正其
唐.李濬《松窗杂录》:传说古时一渔夫在秦淮河上捞得一古铜镜,能清清楚楚照见人的五脏六腑。此人惊骇失手,又把镜坠入水中。后来再也没有捞上来。后以“宝镜难得”比喻为理想落实。参见“秦镜”。宋.辛弃疾《念奴
源见“牛角挂书”。形容勤读。清 丘逢甲《和晓沧买犊》之四:“我归耕我田,《汉书》牛背读。”
患急病遇到慢性的医师,喻缓不济急。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此时富家子正是急惊风撞着了慢郎中。”【词语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成语: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汉语大词典: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张曲江语人曰:‘学者常想胸次吞云梦泽,笔头涌若耶溪,量既并包,文亦浩瀚。’”原是唐代张九龄论及文人气度的话,后用以比喻文人胸怀开阔,气势磅礴。主谓 云梦,古泽薮名。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