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种玉

种玉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杨公伯雍汲水作义浆于坂头(义浆,不取报酬的汤水饮料;坂头,山坡上),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说的是杨伯雍行善事,常做汤饮,施舍给过路的人。三年后,忽然有一个仙人来教他种玉,并预言他当娶一房好媳妇。后种玉丰收,用白璧五双为聘,娶徐氏女成婚。这个故事包含着劝人行善,善有善报的思想。后因称两家通婚为“种玉之缘”。

唐.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这里用“合浦珠还”和“种玉”两个典故,以描写山水地方的富饶美好。

“种玉”又指道家仙境的景色。《文苑英华》二二八唐.卢纶《酬畅当嵩山尊道士见寄》诗:“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元.虞集《道园学古录》三《赋壶洲》诗:“传闻海上有玄洲,曾是安期旧所游。千顷白云都种玉,一杯弱水不胜舟。”唐.罗虬《比红儿诗》:“谁向深山识大仙,劝人山下引春泉。定知不及红儿貌,枉却工夫种玉田。”(《香艳丛书》第三集)


【词语种玉】   汉语词典:种玉

猜你喜欢

  • 汝人识字

    明.陶珽辑《说郛续集》第四十五卷载明.刘元卿《应谐录》“万字”:“汝(古代地名,汝州在今河南临汝县境)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教诲,开导)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

  • 王子雪舟

    同“王氏船”。宋梅尧臣《历阳过杜挺之》诗:“人说维摩居士病,我同王子雪舟来。”

  • 烹鹤

    同“烧琴煮鹤”。宋苏轼《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明朝只恐兼烹鹤,此去还须却佩牛。”【词语烹鹤】   汉语大词典:烹鹤

  • 亡国大夫

    即亡国之臣。《礼记.射义》:子路曰”“贲(败)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偏正 灭亡国家的官员。语本《礼记·射义》:“贲军之

  • 斥卖

    斥卖:卖去。此典指乌氏(zhī支)倮(luǒ裸)繁殖牲畜众多,全都卖掉。后以此典指变卖。 乌氏,又作阏氏、焉氏。本乌氏戎(我国西部民族)地,战国秦惠王置县。治所今甘肃平凉西北。 倮,人名。秦乌氏县民,

  • 篱菊

    源见“东篱菊”。谓篱下的菊花。常用为咏菊之词。唐刘长卿《九日题蔡国公主楼》诗:“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词语篱菊】   汉语大词典:篱菊

  • 壶公龙

    源见“杖化龙”。戏称竹杖。宋苏轼《次前韵寄子由》:“还乡亦何有,暂假壶公龙。”【词语壶公龙】   汉语大词典:壶公龙

  • 投报

    源见“投桃报李”。回报,报答。宋秦观《次韵刘逊父以宁斋诗二轴作以还之》:“明珠白璧堪投报,细草幽花入献酬。”【词语投报】   汉语大词典:投报

  •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淮南子.脩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又《文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李善注引韦昭曰:“暖,温也。言坐不暖席也。《文子》曰:‘墨子无黔突,孔子无暖

  • 解围为小郎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与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晋时嫂称夫弟为“小郎。”后以“解围为小郎”用为解除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