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秀色可餐

秀色可餐

文选》卷二八陆士衡(机)《日出东南隅行》诗:“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此是描写秦氏女罗敷的美貌。

《山堂肆考.美妇》引《南部烟花录》:“隋炀帝每视御女吴绛仙,谓内侍曰:‘古人谓秀色若可餐,绛仙者,可以療饥矣。’”

“秀色可餐”,极赞妇女容色美丽,也可以形容山川秀丽,或形容花的秀美。

幼学琼林》卷二“女子”:“张丽华发光可鉴,吴绛仙秀色可餐。”宋.辛弃疾《临江仙.探梅》:“賸向青山餐秀色,为渠着句清新。”宋.欧阳修《菊》诗:“煌煌正色秀可餐。”


主谓 秀色,美丽的容色。形容女子相貌极其美丽。语本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钱钟书《围城》:“鲍小姐~,你看饱了不用吃饭了。”也用以形容景物秀丽,可以使人忘记饥饿。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引李质《艮岳赋》:“森峨峨之太华,若秀色之可餐。”△多用于描写景物及女子姣美容貌。→闭月羞花花容月貌 天边风月 ↔秀而不实 东施效颦。也作“秀色堪餐”。


极其赞美女子的美貌为 “秀色可餐”。 “秀色”即言 “美色”。《汉书·贾谊传》: “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颜师古注:“秀,美也。”妇女的头发好看,即谓 “秀发”。

为什么说秀色 “可餐”呢?

这当然是借味觉的满足,来形容视觉满足的一种比喻说法。不仅如此,男女之间相互的思慕,有时会像有饥饿感一样,故曰秀色“可餐”。这种心理状态, 《诗经》里就曾描写过。 《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 ( nì) 如调饥。”惄与 “愵”通。 《经典释文》引《韩诗》作 “愵”。 《尔雅·释诂》: “惄,思也。”《说文·心部》:“愵,忧貌。”忧、思义近。调与 “朝”通, 《毛传》: “调,朝也。”直言假借。《尔雅·释诂》: “朝,早也。”诗言未见君子 ( 心上人) ,忧思难耐,如早上饥意难忍。这便是 “秀色”之 “可餐”的道理。


【词语秀色可餐】  成语:秀色可餐汉语词典:秀色可餐

猜你喜欢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南齐书.王敬则传》:“〔东昏侯〕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据载,南北朝时,齐王敬则起兵叛变朝廷,此时齐明帝正重病缠身。东昏侯使人上屋顶眺

  • 桑田变

    同“沧海桑田”。唐戴叔伦《湘中怀古》诗:“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倏忽桑田变,谗言亦已空。”

  • 乌鹊渚

    源见“乌鹊填桥”。指银河。也喻指宫苑中的池沼。唐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凰台。”

  • 鸥伴

    源见“鸥鹭忘机”。借指退隐生活。元乔吉《梁州第七.射雁》套曲:“见沉浮鸥伴,来往渔船,平沙衰草,古木苍烟。”【词语鸥伴】   汉语大词典:鸥伴

  • 仲叔怀恩

    同“仲叔受恩”。唐方干《别殷明府》诗:“许教门馆久踟蹰,仲叔怀恩对玉壶。唯有离心欲销客,空垂双泪不成珠。”

  • 风吹草低见牛羊

    《乐府诗集》八六《杂歌谣辞.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东魏高欢攻西魏玉壁城,不克,恚愤成疾。使斛律金唱《敕勒歌》,有“风吹草低见牛羊”句。后因以为塞北草原或穷荒绝域之典。宋.黄

  • 石驱东海

    源见“驱石驾沧津”。指传说中神助秦始皇造桥。亦用以写桥。宋黄裳《满庭芳.咏浮桥》词:“谩石驱东海,沙合龙台。”

  • 将门出将

    见“将门有将”。《东周列国志》96回:“有子如此,可谓~矣。”【词语将门出将】  成语:将门出将

  • 过则勿惮改

    惮( ㄉㄢˋ dàn ):怕。 有了过错,就别怕改正。语出《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谢觉哉《不惑集.反省》:“前者躲避现实,有点‘明哲保身’的味道;后者也还看不见‘过则勿惮改’的勇气。”主谓

  • 商瞿得子

    同“商瞿庆迟”。清毛奇龄《立春日大敬生男赋贺》诗之二:“韦氏遗经方有待,商瞿得子未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