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离娄至明

离娄至明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东汉.赵岐注:“离娄者,古之明目者,盖以为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娄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离娄是古代视力极佳的人,传说于百步之外能见秋毫之末。后因用作咏明察之典。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子野善听,离娄至明。神靡遁响,鬼无逃形。”此借以表示希望居高位者能明察辨明自己的冤情。


【典源】《孟子·离娄上》汉·赵岐注:“离娄,古之明目者,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楚辞·九章·怀沙》:“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淮南子·原道训》:“离朱之明,察箴末于百步之外。”汉·高诱注:“离朱者,黄帝臣,明目人也。”

【今译】 离娄 (一作离朱),传说是古代眼睛看得最清楚的人。他是黄帝的臣子,黄帝丢失了玄珠,曾派他去寻找。他能在百步以外看清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人洞察事物。

【典形】 离娄肆目、离娄之明、离娄之视、离娄至明、离朱肆目、离朱之明、离娄照。

【示例】

〔离娄肆目〕 唐·张籍《罔象得玄珠》:“离娄徒肆目,罔象乃通玄。”

〔离娄之明〕 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扶步有邯郸之失,勉视无离娄之明。”

〔离娄至明〕 唐·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子野善听,离娄至明。神靡遁响,鬼无逃形。”

〔离朱聪目〕 三国·曹植《车渠椀赋》:“虽离朱之聪目,内炫曜而失晴。”

〔离朱之明〕 唐·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属早日初眩,星霾未收,乏离朱之明,昧王戎之视。”


猜你喜欢

  • 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见“强不凌弱,众不暴寡”。《礼记·祭义》:“~,而弟(tì)达乎州巷矣。”弟,同“悌”。【词语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成语: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汉语大词典: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 材疏志大

    见“志大才疏”。宋·陆游《大风登城》诗:“~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词语材疏志大】  成语:材疏志大汉语大词典:材疏志大

  • 两观

    《孔子家语.始诛》:“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春秋时,鲁国大司寇孔丘把扰乱鲁国政事的少正卯大夫处死在两观之下。后遂用为行刑正法之处。金.元好问《曲阜纪行》诗之六:“两观余坡陀

  • 东堂桂

    源见“郤诜丹桂”。指科举功名。五代齐己《赠孙生》诗:“待折东堂桂,归来更苦辛。”【词语东堂桂】   汉语大词典:东堂桂

  • 定省凊温

    同“晨昏温凊”。明 吾丘瑞《运甓记.庐山会合》:“怎知他近来康履。总然是身安体豫,其如我定省凊温无地。”【词语定省凊温】  成语:定省凊温汉语大词典:定省凊温

  • 烹鱼

    同“烹鲜”。宋王应麟《玉海.庆历迩英阁讲诗》:“三月戊午讲《匪风》‘谁能亨鱼’。上曰:‘老子谓治民若烹小鲜,义近是乎?’丁度曰:‘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同“烹鲤”。唐苏颋《钱泽州卢使君赴任》诗:

  • 故态狂奴

    源见“狂奴故态”。指狂放傲世的人。清黄遵宪《铁汉楼歌》:“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

  • 船如天上坐

    好像坐船在天上行驶。 形容水天一色的情景。语出唐.沈佺期《钓竿篇》:“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剑为龙

    同“剑跃双龙”。前蜀韦庄《春云》诗:“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

  • 楚珪

    《战国策》卷十四《楚策一》:“楚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楚国在春秋时,以楚执珪为爵位名。后遂用为泛指朝廷重臣之典。唐.罗隐《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诗:“楚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