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送归鸿

目送归鸿

文选》卷二十四,三国魏.嵇叔夜(康)《赠秀才入军五首》其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嵇康用“目送归鸿”所表现的是怡然自得的情趣。后用为咏送别之典,或表现志趣自得的心绪。

唐.钱起《仲春宴王补阙城东小池》:“醉来倚玉无馀事,目送归鸿笑复歌。”


【典源】 《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四》:“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今译】 此诗是嵇康送其兄嵇喜从军的一组诗中的一首。诗中描写嵇喜在行军途中领略大自然情趣的自得之情: 纵马平原,垂钓长川,眼望远去的归鸿,手中弹奏着琴弦,自由自在,忘怀陶醉。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闲适旷达、寄情自然; 也用以表现思念亲人。

【典形】 挥五弦、目送归鸿、失 飞鸿、手挥五弦、送飞鸿、送鸿、中散送飞鸿、目送飞鸿、送飞鸟、留眼送归鸿。

【示例】

〔挥五弦〕 元·钱选 《题浮玉山居图》:“神襟轶寥廓,兴寄挥五弦。”

〔目送归鸿〕 宋·贺铸《六州歌头》:“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失飞鸿〕 宋·陈师道 《寄寇荆山》:“口须论世事,目已失飞鸿。”

〔手挥五弦〕 唐·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咏·酒杯》:“手挥五弦罢,聊复一樽持。”

〔送飞鸿〕 宋·张元干《陇头泉》:“送飞鸿五弦寓目,望爽气西山忘言。”

〔送鸿〕 宋·孙觌《西徐上梁文》:“拥百结之褐,扪虱自如; 柱九节之筇,送鸿而去。”

〔中散送飞鸿〕 宋·陈与义《目疾》:“不怪参军骑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猜你喜欢

  • 失马塞翁

    源见“塞翁失马”。指因祸得福之人。《儿女英雄传》三三回:“我家虽不宽余,也还可以勉强温饱,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几乎弄得家破人亡;还仗天祖之灵,才幸而做了个‘失马塞翁’。”见“塞翁失马”。《儿女英雄传

  • 应星辰

    源见“星郎”。谓居郎官职位。唐郑谷《转正郎后寄献集贤相公》诗:“止陪鸳鹭居清秩,滥应星辰浼上玄。”

  • 大小乔

    同“二乔”。宋辛弃疾《菩萨蛮.赠周国辅侍人》词:“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亦用以喻花。宋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腊梅》词:“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一般清瘦各无聊。”

  • 螓蛾

    同“螓首蛾眉”。明汤显祖《紫钗记.泪烛裁诗》:“惊魂蘸影飞,恨绕螓蛾。”张素《自掾曹不辟而无贤吏》诗:“可怜渐渐螓蛾瘦,但见沈沈赑屃眠。”【词语螓蛾】   汉语大词典:螓蛾

  • 一国如狂

    《礼记.杂记下》:“子贡观于蜡(注:蜡,又称大蜡,即周礼所载年终合祭诸神,祈祷来年丰收的活动。秦汉改为腊)。孔子曰:‘赐(端木赐,即子贡,他是孔子的学生)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 钟期耳

    同“钟期听”。唐常建《听琴秋夜赠寇尊师》诗:“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 碑沉楚山

    同“碑沉汉水”。唐杨巨源《襄阳乐》诗:“碑沉楚山石,珠彻汉江秋。”

  • 窥一斑

    同“窥豹一斑”。宋黄庭坚《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仁亭》:“德人墙九仞,强学窥一斑。”

  • 民天

    源见“食天”。指粮食。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至于八政首食,谓之民天。后稷躬稼,有虞亲耕。”《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深重民天,唯本是务。”【词语民天】   汉语大词典:民天

  • 延津剑

    源见“丰城剑气”。指龙泉、太阿雌雄二剑。明陈所闻《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遭逢不让延津剑,弃掷休如绿绮弦。”【词语延津剑】   汉语大词典:延津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