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眦尽裂

目眦尽裂

眼眶裂开,形容怒目而视。《史记.项羽本纪》:“(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主谓 眦,眼角。眼角都瞪裂开了。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神情方面。→怒发冲冠 七窍生烟 怒不可遏 发指眦裂 ↔喜逐颜开


【词语目眦尽裂】  成语:目眦尽裂汉语词典:目眦尽裂

猜你喜欢

  • 昆丘

    《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是实唯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穆天子传》卷二:“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河之宫。”昆丘即昆仑山,因其状呈三级,故亦称“昆丘”。古传昆仑山是天帝仙人的住处。后

  • 郑鼠

    源见“鼠璞”。比喻低劣的人或物。唐广宣《皇太子频赐存问并索唱和新诗因有陈谢》:“青宫列芳梓,玄圃积琼琚。郑鼠宁容者,齐竽久舍诸。”【词语郑鼠】   汉语大词典:郑鼠

  • 智囊

    藏着智谋的皮袋子,比喻足智多谋的人。《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汉书.晁错传》:“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唐代颜师古注:“言其一

  • 佐鼎调梅

    源见“盐梅和鼎”。指辅佐君王治理政事。宋李曾伯《沁园春.乙未代寿尤制帅》词:“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文经济功。”

  • 咬文啮字

    见“咬文嚼字”。清·朱焘《北窗呓语》:“酒场遇不读书人,所行觞政,切不可~,兼以诗词困人。”【词语咬文啮字】  成语:咬文啮字汉语大词典:咬文啮字

  • 研桑心计

    《文选》班固《答宾戏》:“和、鹊(和、鹊,古代的两个名医医和、扁鹊)发精于针石,研桑(研,即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有谋略,善经商。桑,即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善理财)心计(心

  • 翘材

    同“翘材之阁”。宋陈师道《送王定国通判河南》诗:“翘材必定延枚叟,宣室终须记贾生。”【词语翘材】   汉语大词典:翘材

  • 威凤

    凤凰在古代是祥瑞的象征,威凤是指有威仪的凤凰。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南郡(今湖北江陵)获得白虎和凤凰,被视为大吉的征兆。后以威凤为咏天下太平的典故。亦喻指品德端正的贤才。【出典】:《汉书》卷8《

  • 丧明之痛

    《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丧明:眼睛失明。战国时,孔子的弟子子夏丧失了儿子,由于过分悲痛,而哭瞎了眼睛。后世以“丧明之痛”形容失子之悲。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谁

  • 郢调

    源见“曲高和寡”。指高雅的曲调。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琴〕:‘恐污尊听,不敢胡弹。’〔云〕:‘何必太谦,愿闻郢调。’”【词语郢调】   汉语大词典:郢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