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不窥园

目不窥园

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汉书.董仲舒传》“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汉董仲舒专心致志研究学问,连到自家园中散步观赏都顾不上。后因以“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学的典故。

元.马祖常《壮游》诗:“三年不窥园,自谓五经笥。”


主谓 窥,稍微看一眼。从来也不对庭园美景看一眼。形容学习工作刻苦、专心致志。语本《史记·董仲舒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例]他~,刻苦学习,终于考上了博士生。△褒义。多用于评价人物方面。→三年不窥园心凝形释 专心致志 ↔心不在焉 心猿意马


【词语目不窥园】  成语:目不窥园汉语词典:目不窥园

猜你喜欢

  • 得性

    《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毛传:“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后以“得性”谓合其情性。南朝 宋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得性非外求,自己为谁纂。”南朝 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草木不夭,昆虫得性。

  • 梦草池塘

    源见“梦惠连”。形容春意盎然。宋赵长卿《醉蓬莱.春半》词:“是平分春色,梦草池塘,暖风帘幕。”

  • 琴中趣

    《晋书.陶潜传》:“(潜)性不解音,而畜(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古人以琴书诗酒佐雅兴,陶渊明虽不善晓音律,却雅兴长存。他的琴不具弦徽,却又

  • 沧桑劫

    源见“沧海桑田”。指世事变化的劫数。清 丘逢甲《重晤梁辑五光禄话旧》诗之一:“与君共话沧桑劫,已抵仙人五百年。”

  • 掷金声

    同“掷地金声”。清吴伟业《周栎园有墨癖漫赋》之一:“含香词赋掷金声,家住玄都对管城。”【词语掷金声】   汉语大词典:掷金声

  • 二十五老

    汉.刘向《说苑.尊贤》:“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观,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 笥有经

    源见“孝先便腹”。形容人满腹才学。宋范成大《送闻人伯卿赴铜陵》诗:“折腰直为瓶无粟,便腹犹怜笥有经。”

  • 泣路穷

    同“哭途穷”。清钱谦益《六月廿七日舟发潞河书事感怀寄中朝诸君子》诗之一:“素衣待放还三宿,未忍驱车泣路穷。”

  • 散金

    源见“疏傅散金”。指散发钱财,与亲朋故旧共享其赐。唐张说《和魏仆射还乡》:“故老空悬剑,邻交日散金。”【词语散金】   汉语大词典:散金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语出《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郑玄注:“学则睹己行之所短,教则见己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