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

比喻百姓遭受苦难。《隋书· 炀帝纪》: “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斯之甚也。” 参见:○涂炭


主谓 生灵,百姓。指人民像陷入泥潭,坠入火坑那样痛苦。语本《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遂致战祸复发,~。”△贬义。用于社会不安定,百姓困苦万分方面。 →万民涂炭 民不聊生 ↔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安居乐业。也作“黎庶涂炭”、“民生涂炭”、“生灵涂地”、“生民涂炭”、“生人涂炭”。


解释涂炭:陷入泥淖、坠入火坑。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南北朝东晋十六国时,后燕和后秦进攻前秦,前秦皇帝苻坚逃出都城,被后秦国君姚苌俘获。姚苌逼迫苻坚交出皇帝的印信,苻坚不交,被缢死。苻坚死后,他的手下幽州刺史王永拥立他的儿子苻丕继位,苻丕任命王永为左丞相。王永组织武力讨伐后秦姚苌和后燕慕容垂,他在讨伐的檄文中说:“先帝苻坚死在敌人手中,京城沦陷,整个国家萧条不堪,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接着他又叙述了苻丕的美德,斥责了姚苌和慕容垂的残暴,号召各位公侯和州郡长官以及拥有武装的地方势力,心系国家,共讨强敌。讨伐战争一开始还比较顺利,但是后来王永战败身亡,苻丕在逃亡途中遭东晋将领伏击被杀,前秦灭亡。

例句

连年战乱和动荡使阿富汗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渴望安宁。


【词语生灵涂炭】  成语:生灵涂炭汉语词典:生灵涂炭

猜你喜欢

  • 叶令乘凫

    源见“王乔凫舄”。借指地方官行踪。唐马令《早春陪敕使麻先生慈力祭岳》诗:“叶令乘凫入,浮丘驾鹤旋。”

  • 探珠

    源见“探骊得珠”。喻求取功名富贵。唐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词语探珠】   汉语大词典:探珠

  • 乘赤鲤

    同“乘鲤”。清宋琬《青山庄歌为徐声服太守作》:“中有一人兮,绀发而朱颜。餐沆瀣,弄潺湲,乘赤鲤,招白鹇。”

  • 说李阳

    《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注:护字君卿,为京兆吏,很有能名,后为谏议大夫,天水太守,位列九

  • 犊角茧

    《后汉书.赵憙传》:“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更始笑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李贤注:“犊角如茧栗,言小也。”因以“犊角茧”喻指弱小。宋苏轼《再用数珠韵赠憙长老》:“耆年日凋丧,但有犊

  • 张绪何如柳

    源见“张绪风流”。形容柳条婀娜可爱。唐唐彦谦《贺李昌时禁苑新命》诗:“不知新到灵和殿,张绪何如柳一枝?”

  • 北门

    参见:北门忧【词语北门】   汉语大词典:北门

  • 折枝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朱熹集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言不难也。”后用为为长者效劳之典。明归有光《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折枝之命

  •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休官:谓辞去官位。林下:幽僻的环境,引申指退隐的处所。何曾:何尝,几曾。用反诘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不。 人们会面时都说辞官回家好,可退隐在林下的并不曾见到一个人。 表示人们口头上清高,实则热衷于仕进

  • 青衣行酒

    《晋书.孝怀帝纪》载:晋怀帝被俘虏,“刘聪大会,使帝(晋怀帝)著青衣行酒。侍中庾珉号哭,聪恶之”。后遂以“青衣行酒”为皇帝被俘受辱的典实。明李贽《宋统似晋》:“徽 钦虽北辕,与怀 愍青衣行酒,跣足执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