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最上,最高。 最高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这就叫做“三不朽”。 表示古人极端重视立德、立功和立言。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文选》卷十一南朝宋.鲍明远(照)《芜城赋》:“若夫……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唐.吕延济注:“鱼龙、爵马,皆假饰以为玩乐。”鲍照在《芜城赋》中以“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
源见“潘安貌”。形容貌美。唐王维《为人祭李舍人丈》:“名高江夏之童,貌夺河阳之美。”
源见“拜璧”。谓继承皇位。南朝 梁江淹《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履璧之祯,获珪之应,著在纪岁。”【词语履璧】 汉语大词典:履璧
意思是运气不好,不顺利,不吉利。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夏侯孜相国未偶,伶俜风尘,蹇驴无故坠井。每及朝士之门,舍逆旅之馆,多有龃龉。时人号曰‘不利市秀才’。”龃龉:上下齿不相配合,比喻意见不合。
同“神仙尉”。唐岑参《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诗:“神仙吏姓梅,人吏待君来。”【词语神仙吏】 汉语大词典:神仙吏
《周礼.天官.缝人》“丧,缝棺饰焉”汉郑玄注:“故书焉为马,杜子春云‘当为焉’。”乌、焉、马三字字形相似。后因以“乌焉成马”指文字经传抄造成讹误。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予意黄鹤楼即黄鹄矶,后人讹
源见“陆贾分金”。指贵重的遗物。清程先贞《戊申生日示两儿》诗:“邺侯书有托,陆贾剑何贻?”
《汉书.高帝纪上》:“项羽为人慓悍祸贼,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噍(jiào)类:能咬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无噍类,意谓没有活着的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襄城无遗类”裴骃集
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亦作岩)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