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狗盗鸡鸣

狗盗鸡鸣

指孟尝君遇到危难,被门客能为“狗盗”、“鸡鸣”的人救出之故事。后以此典比喻宽量待人,必得好报;又比喻不管地位多么低下之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会有用场,办成事。孟尝君,即田文,战国时齐国宗室,袭承父亲田婴的封邑薛(今山东滕县南)地,因称薛公,号孟尝君。被齐湣(mǐn敏)王任为相国,他轻财礼士,门下有食客三千人。齐湣王派孟尝君去秦国,秦昭王就要用孟尝君作秦国相国。有人劝说秦昭王道:“孟尝君贤能,而且又是齐国王族,如果作秦国相国,一定会先替齐国打算,后替秦国打算,秦国就会危险啦。”于是秦昭王就停止任命,并且囚禁孟尝君,计议要杀死他。孟尝君派人进见秦昭王爱妾请求解脱。爱妾说:“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狐皮袍子。”这时孟尝君有一件白狐皮袍子,价值千金,天下无双,可是到秦国后,就把它送给秦昭王,再没有另外的像这种皮袍子了。孟尝君忧虑这件事,遍问随从自己之宾客,没有人能回答对策。最末座位上有个能做小偷的宾客,说道:“我能够得到白狐皮袍子。”便趁夜晚模拟狗的行动,潜入秦国王宫仓库里,取出孟尝君所献出的白狐皮袍子来,又把它奉送给秦昭王爱妾。爱妾为孟尝君向秦昭王讲情,秦昭王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得以脱身,立即驾着车马飞快离开,更改通行证,改名换姓通过关卡。半夜里来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秦昭王后来反悔释放孟尝君,找他,已经走了,立即派人乘坐快车去追赶。孟尝君来到函谷关,关防法令规定鸡叫后才放旅客出去,孟尝君恐怕追赶人来到,有个位居末座的宾客能够模仿鸡叫,许多鸡一齐叫起来,于是拿出通行证来出了关。出关约莫吃一顿饭工夫,秦国追赶人果然来到关口,已经落后于孟尝君出关的时刻,便回去了。原先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行列中,宾客尽都感到羞耻,等到孟尝君遭到被秦国迫害的灾难来临,终于靠这两个人拯救了他。从此以后,宾客们都佩服了。此典又作“济身由鸡鸣”、“鸣盗”、“鸡鸣狗盗”、“鸡鸣函谷”、“学鸡鸣”、“齐客偷秦关”、“函关偷度”。

【出典】:

史记》卷75《孟尝君列传》2354、2355页:“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zàng葬,通“藏”,库藏)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zhuàu篆,过关卡之通行证)变姓名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zhuàn篆,驾驰传车急行)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即“封传”,过关卡之通行证)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例句】:

晋·张华《游侠篇》:“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南朝梁·江淹《谐建平王上书》:“备鸣盗浅术之余,预三五贱伎之末。” 唐·宋之问《过函谷关》:“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宋之问《过函谷关》:“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唐·罗隐《武牢关》:“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懒思量。” 宋·陆游《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有时投罅辄径出,略似齐客偷秦关。” 金·元好问《示怀祖》:“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清·孔尚任《桃花扇》:“莫逞旧雄姿,函关偷度时。”


见“鸡鸣狗盗”。金·元好问《示怀祖》:“~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典源】《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入秦,秦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官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

【今译】 齐国孟尝君 (名田文) 奉使入秦,秦昭王把孟尝君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孟尝君派人找昭王的宠姬求救。宠姬说:“我想得到孟尝君的狐腋白毛制的大衣。”孟尝君的狐白裘,价值千金,天下无双,但已献给秦昭王,再没有了。孟尝君忧愁万分,问他的门客们,谁也没有好办法。坐在最底下的有个能装狗进行偷盗的门客,他说:“我能得到狐白裘。”到了夜里,他装成狗,偷偷进入秦宫储藏库中,将裘盗出,献给昭王宠姬。宠姬即向昭王劝说,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自由后,马上离开,更换车辆,改变姓名出关。半夜抵达函谷关。这时秦昭王又后悔将孟尝君放出,去追查知道已走,于是派人连夜追赶。孟尝君至关,关上的规定是鸡叫才开关放行。孟尝君担心追兵赶到,门客中居下坐的有人能学鸡叫,他学了鸡叫后其他鸡也随之叫了起来,关上便开关放人。孟尝君走了有一顿饭工夫,秦追兵果然赶到,但孟尝君已出关了,只好回去。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运用智谋,度过难关; 或泛指微末的技能及有微末技能的人。

【典形】 狗盗、狗盗鸡鸣、函关偷度、鸡鸣狗盗、鸡鸣函谷、鸡鸣偷渡、济身由鸡鸣、鸣盗、齐客偷秦关、学鸡鸣、放孟尝、崤函关出、脱函关厄、鸡鸣夜乱、乱真鸡、感孟尝、学鸣鸡、借晓人、鸡鸣关吏起、田文行。

【示例】

〔狗盗鸡鸣〕 金 · 元好问 《示怀祖》:“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函关偷度〕 清·孔尚任 《桃花扇》:“莫逞旧雄姿,函关偷度时。”

〔鸡鸣狗盗〕 唐·宋之问 《过函谷关》:“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鸡鸣函谷〕 唐·宋之问《过函谷关》:“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济身由鸡鸣〕 晋· 张华 《游侠篇》:“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鸣盗〕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备鸣盗浅术之余,豫三五贱伎之末。”

〔齐客偷秦关〕 宋·陆游《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有时投罅辄径出,略似齐客偷秦关。”

〔学鸡鸣〕 唐·罗隐《武牢关》:“欲学鸡鸣试关吏,太平时节懒思量。”


【词语狗盗鸡鸣】  成语:狗盗鸡鸣汉语词典:狗盗鸡鸣

猜你喜欢

  • 藩屏

    源见“藩垣”。比喻卫国的重臣。唐元稹《论教本书》:“选用贤良,树为藩屏。”《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年》:“〔尉贤政〕曰:‘受凉王厚恩,为国藩屏。’”亦比喻边防重镇。《汉书.叙传下》:“建设藩屏,以强守

  • 破釜沉舟

    釜(fǔ府):饭锅。此典指项羽率楚军北上救赵,渡漳河(今河北、河南两省边境),项羽命令楚军砸破饭锅、凿沉渡船,表示决心死战,有进无退。后以此典比喻全力拼搏、义无反顾以成就事业的决心。秦末,秦军围困赵王

  • 季虎

    源见“贾氏三虎”。喻指有名气的兄弟中最幼、最优秀者。唐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词语季虎】   汉语大词典:季虎

  • 知其不可而为之

    《论语.宪问》(卷七):“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鲁国看守城门的人讽刺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四处碰壁还要坚持下去。后因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比

  • 登高落帽

    源见“孟嘉落帽”。咏名士重阳游赏,风流洒脱。元许有壬《摸鱼子.次明初为寿韵》词:“譊譊醉语,道咫尺重阳,登高落帽,休竞汨罗渡。”

  • 微斯人,谁与归

    微:假若不是。斯人:这样的人,指有德之人。谁与归:即“与谁归”。归:归向。 除了这样的人,还能与谁同道? 常用于对德高望重者的赞叹。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元.陆文圭《

  • 膺门

    源见“李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唐元稹《陪诸公游通德湖》诗:“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阮元瑜。”前蜀贯休《别卢使君》诗:“幸到膺门下,频蒙俸粟分。”【词语膺门】   汉语大词典:膺门

  • 柏舟节

    源见“柏舟”。谓夫死不嫁的节操。明归有光《陆母缪孺人寿序》:“余闻缪孺人遭家多难,盛年寡居,著柏舟之节,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聊斋志异.水莽草》:“妻不能守柏舟节,半年改醮去。”【词语柏舟节】   

  • 九州箴

    《汉书.扬雄传赞》:“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晋.晋灼注:“九州之箴也。”《古文苑》卷十四汉.扬雄《百官箴》:“《冀州牧箴》:‘洋洋冀州,……牧臣司冀,敢告在阶。’《兖州牧箴》:‘悠悠济河,…

  • 收杞梓

    源见“楚材晋用”。比喻收纳才士。宋苏轼《蔡景繁官舍小阁》诗:“文昌新构满鹓鸾,都邑正喧收杞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