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犬牙相制

犬牙相制

此典指宋昌对汉文帝说,高祖刘邦封亲属当各地的王,使他们地界相连,如犬牙上下交错,可以互相牵制。汉文帝(前202——前157年),姓刘名恒,是高祖刘邦的中子。刘邦破陈豨(xī西)军,定代(今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和山西省东北部地区)地,立刘恒为代王。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她的亲属从各方面把持朝政。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大臣周勃、陈平等诛灭诸吕,决定迎接代王刘恒为汉皇帝。刘恒询问左右群臣之意见,有些大臣认为:朝廷内都是高祖刘邦手下的文臣武将,善于用兵,惯使诈谋,口头上说迎接大王,其实不可轻信,希望大王托病不去,以观察事态之变化。但中尉(管京城治安的武官)宋昌(楚将宋义的孙子,曾随刘邦起兵反秦)进言说:“群臣之意见都是不对的。当秦末朝政腐败时,各国诸侯和各地英雄豪杰都纷纷起兵,当时自以为能得天下之人数以万计,然而最终登上天子宝座的,只有刘氏一人,天下豪杰已断绝了做皇帝的念头,这是第一点。高祖封刘氏子弟为王,封地犬牙交错,互相制约,这便是人们所说坚如大石的宗族,天下都已信服刘氏势力之强大,这是第二点。汉朝建立以来,废除了秦朝的苛政,制定了新的法令,对人民施行恩德,老百姓个个安分守己,人心难以动摇,这是第三点。大王年又居长,贤德圣明,仁爱孝顺,天下闻名,所以朝廷大臣们顺应天下人心,要迎立大王为皇帝,请大王不要有什么疑虑。”刘恒听宋昌说话有理,于是进京继位了汉皇帝。后以此典比喻多种力量互相牵制、互相制约。

【出典】:

史记》卷10《孝文本纪》413、414页:“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

【例句】:

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自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又弟所在,与贼犬牙相错。” 唐·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元·脱脱等撰《宋史·俞允传》:“环州田与夏境犬牙交错,每获必遭掠,多弃弗理。”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1:“唐初府兵最盛,后变为藩镇,虽跋扈不臣,而犬牙相制,终藉其力。”


主谓 原意是地界像犬牙那样互相交叉错杂,互相牵制。后比喻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互相牵制。语出《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也作“犬牙相临”。


【词语犬牙相制】  成语:犬牙相制汉语词典:犬牙相制

猜你喜欢

  • 众口铄金

    比喻舆论所共同赞成和反对的,即使金子也能使之熔化。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下令改铸大钱。两年以后,他又下令搜集铜铁,铸造编钟。为此,单穆公、伶州鸠等先后进谏,周景王一概不听。公元前521年,编钟铸成。周

  • 醒亦能狂

    源见“次公狂”。形容为人狂放不羁。李详《二君咏》之二:“屈奇心迹举场空,醒亦能狂盖次公。”

  • 是非只为多开口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四十出:“一剑教伊死了休,黄泉路上必知羞。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是非只为多开口”,意谓多言易失,招惹出是是非非。明.无名氏《鸣凤记.秋夜女工》:“是非只为多开口。

  • 苏武看羊

    源见“苏武节”。指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北海牧羊。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 倒戟

    《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赵盾曾以肉和其他食物赠一饿汉。后来在一次晋灵公谋害赵盾时,有一军士倒

  • 微云滓太清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后遂用为吟咏天

  • 母难日

    元白珽《湛渊静语》卷二:“近刘极斋 宏济,蜀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母难之日也。’”后因谓自己的生日为“母难日”。《西游记》十七回:“那黑汉笑道:‘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

  • 驱鳄鱼

    同“驱鳄”。清黄遵宪《和钟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寻常弓矢疑堪用,闻道潮人驱鳄鱼。”【词语驱鳄鱼】   汉语大词典:驱鳄鱼

  • 二顷负郭田

    同“二顷田”。元王祯《圃田》诗:“二顷负郭田,人上宁易取!”

  • 蓝田种玉

    源见“种玉”。比喻缔结姻缘。《金瓶梅词话》九一回:“姻缘本是前生定,曾向蓝田种玉来。”主谓 晋·干宝《搜神记》载,杨公汲水做义浆,让过路人解渴。有一行者就饮后,把一斗石子给杨公,叫他种到高地石头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