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牍背千金

牍背千金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言狱吏于书板背后写下一语,以示勃申辩之方,周勃乃得出狱。他感叹说:“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后以“牍背千金”用为遭受冤狱之典。清钱谦益《戊寅元日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牍背千金狱始明,吹箫织薄可怜生。”


【典源】《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绛侯既出,口:‘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汉书·周勃传》亦载。

【今译】 汉代周勃为汉高祖刘邦手下大将,封为绛侯,汉文帝时位居右丞相,后被免官。有人上书告周勃想谋反,文帝将书交廷尉,廷尉又将此事交长安地方官,将周勃逮捕查问。周勃恐惧,不知如何辩解。狱吏渐渐欺辱他,周勃给狱吏金求教,狱吏才在奏牍的背面写了几个字:“以公主为证。”公主是孝文帝之女,嫁给周勃的儿子胜之,因此狱吏让引公主作证不反。周勃被释放出狱后,说:“我曾经统率百万大军,然而怎么晓得狱吏有这么大的威风呢!”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被系入狱,无法剖白,受制于人。

【典形】 牍背千金、绛侯之系、书牍背、狱吏贵、狱吏尊、尊狱吏、狱吏为尊、尊逢狱吏。

【示例】

〔牍背千金〕 清·钱谦益《戊寅元日偶读史记》:“牍背千金狱始明,吹箫织薄可怜生。”

〔绛侯之系〕 宋·周必大《岳飞叙复元官制》:“坐急绛侯之系,莫然内史之灰。”

〔书牍背〕 宋·苏轼《韩子华石淙庄》:“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狱吏尊〕 唐·陈子昂 《宴胡楚真禁所》:“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尊狱吏〕 清 · 唐孙华 《记里中事》:“书牍人方尊狱吏,溺冠世久厌儒生。”


猜你喜欢

  • 自有公论

    自然有公正的舆论。《世说新语.品藻》:“王大将军下,庚公问:‘闻卿有四支,……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王大将军:王敦。【词语自有公论】  成语:自有

  • 蛙两部

    同“两部鼓吹”。宋苏轼《赠王子直秀才》诗:“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

  • 平原绣

    唐.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唐代诗人李贺在诗中赞赏战国时代以养士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赵胜,说买好丝线来绣成平原君的像,以表尊仰之意。后因以为对人敬仰之典。郑泽《壬子秋日奉呈钝庵尊

  • 开捕寇网

    源见“网开三面”。谓给罪犯出路。指施行仁政。清黄遵宪《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诗:“一面竟开捕寇网,三边不筑受降城。”

  • 妇乳饮㹠

    《世说新语.汰侈》:“武帝尝降王武子(晋王济字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绔?(绔,同袴,即裤。?,音luó,女上衣),以手擎饮食,烝(同蒸)㹠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

  • 窃桃儿

    源见“方朔偷桃”。指仙家因过被谪降人间者。宋刘克庄《鹊桥仙.庚申生日》词:“回头调戏窃桃儿,且宁耐,等他桃熟。”【词语窃桃儿】   汉语大词典:窃桃儿

  • 出震继离

    源见“出震”、“明离”。谓皇帝登基即位。明章懋《廷对策》:“钦惟皇帝陛下,天纵神圣,日新德学。当出震继离之始,抚重熙累洽之运。治定而功成,民康而物阜。”【词语出震继离】  成语:出震继离汉语大词典:出

  • 邵棠思

    源见“召公棠”。邵,通“召”。指思念惠民的仁爱德政。元宋无《送金华黄晋卿之诸暨判官》诗:“治应黄霸最,民定邵棠思。”

  • 掉书囊

    同“掉书袋”。清钱谦益《舟发潞河书事感怀》诗之四:“老去惟应思帝力,穷来只合掉书囊。”【词语掉书囊】   汉语大词典:掉书囊

  • 五羖赎

    源见“五羖大夫”。谓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