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满床笏

满床笏

笏(hù护):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制成。笏板搁置满床。形容一门多人为官,家族显赫。典出唐崔神庆父子事迹。崔神庆,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生卒年代不详。则天时,累迁至莱州刺史。后因入朝奏事受到赏识,同时因其父义玄有翊赞则天为后的功劳,被擢拜为并州长史。长安年间,迁礼部侍郎,转太子右庶子,赐爵魏县子。神庆子琳、珪、瑶等俱有才干,玄宗开元中皆位至高官,一门福禄昌盛。在东都洛阳的崔家门前,弟兄三人均列有仪仗棨戟,时号“三戟崔家”。每当全家团聚欢宴时,专用一床放置笏板,重叠堆垒于上,其家族之贵显亦由此可见。

【出典】:

旧唐书》卷77《崔神庆传》2691页:“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珮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

【例句】:

宋·苏轼《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 宋·陆游《黄氏冲和堂》:“冲和堂中和气袭,堆笏满床群众集。” 宋·辛弃疾《感皇恩·庆婶母王恭人》:“须是荣华更长久,满床靴笏,罗列儿孙新妇。”


【典源】《旧唐书·崔义玄传》:“开元中,(崔) 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新唐书·崔义玄传》亦载。

【今译】 唐玄宗时,崔神庆之子崔琳、崔珪、崔瑶等都位至高官,群从有几十人。每当逢年过节举行家宴时,专门以一张床榻放笏板,还要重叠起来才放得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门第显赫,家族昌盛。

【典形】堆笏满床、笏满床、满床靴笏、一床置朝笏。

【示例】

〔堆笏满床〕 宋·陆游《黄氏冲和堂》:“冲和堂中和气袭,堆笏满床群从集。”

〔笏满床〕 宋·苏轼《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他年汝曹笏满床,中夜起舞踏破瓮。”

〔满床靴笏〕 宋·辛弃疾《感皇恩、庆婶母王恭人》:“须是荣华更长久。满床靴笏,罗列儿孙新妇。”


猜你喜欢

  • 拔宅飞升

    同“拔宅上升”。《聊斋志异.白于玉》:“生曰:‘得卿如此,吾何忧!顾念一人得道,拔宅飞升。余将远逝,一切付之于卿。’”连动 全家成仙。《平妖传》12回:“贫道欲就本处,建个普贤佛院,铸成金身供养,贫道

  • 炙手炎来

    源见“炙手可热”。喻权贵气焰炽盛。宋辛弃疾《念奴娇.用韵答傅先之》词:“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

  • 投?

    同“终军弃?”。康有为《除夕答从兄沛然秀才时将入京上书》诗:“素衣深恐缁尘染,岂敢投?入帝京。”

  • 回天倒日

    源见“挥戈回日”。指扭转乾坤,力挽危局。形容力量极大。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并列 回转天空,倒转太阳。喻人的力量或权力极大。晋·陆

  • 三壶

    同“三山”。宋苏轼《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今复过之戏留一绝》:“独秀江南知有意,要三二别四三壶。”【词语三壶】   汉语大词典:三壶

  • 题门

    《世说新语.捷悟》:“杨德祖(三国时魏人杨修字)为魏武(魏武帝曹操)主簿(掌管文书记事,起草文告的官吏),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榱,音cuī,屋椽屋桷的总称;桷,指方形的椽子),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

  • 多心

    《吕氏春秋.重言》:“口㗃不言,以精相告,纣虽多心,弗能知矣。”高诱注:“纣多恶周之心。”后称猜疑过多为“多心”。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夫人不要多心,我那里有前妻来。”【词语多心】   汉语大词

  • 听其言,观其行

    或简化称“听言观行”。原指孔子总结的教育方法,后来广泛应用于人际交往,表示不能只相信诺言,还要看其能否兑现诺言。孔子所欣赏的一个学生宰予在白天睡大觉,孔子心中非常不满,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泥土作的

  • 载笔

    《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郑玄注:“笔,谓书具之属。”孔颖达疏:“史,谓国史。书录王事者。”后因以“载笔”为借指史官之典。《新唐书.褚遂良传》:“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 每逢佳节倍思亲

    亲:亲人。 意谓游子思念亲人之情,在节日里尤其强烈。语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桥《快点鞭,过一个中国春节》(《武汉晚报》1992年2月1日):“中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