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游刃有余

游刃有余

比喻应付自如。茅盾 《子夜》 第十七: “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参见:○庖丁解牛


主谓 游刃,运转刀锋;余,余地。原指解剖牛时,在骨节间下刀,大有回旋的余地。语本《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以“游刃有余”形容技艺熟练,做事轻快利落。唐弢《琐忆》:“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褒义。用于描写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人。→运斤成风 手到擒来 熟能生巧 ↔二把刀 半青半黄一筹莫展。也作“目牛游刃”、“游刃余地”。


解释薄薄的刀刃在骨节间的空隙游走运行时大有余地。比喻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

出处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厨师庖丁给文惠君杀牛,分剖牛时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踏的地方,膝所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爽利的声音。这些声音以及快速进刀时发出的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

文惠君问他,怎么练就了如此高超的技术?庖丁回答说:“我喜欢探求事物的规律。我刚开始学习分解牛体时,所看到的无不是整头牛。三年之后,就不曾再看见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用眼睛去观看,眼睛似乎停了下来而心神仍在不停地运行。我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骨节间的空隙,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脉纠结的部位以及骨肉紧连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割肉时割钝了刀;普通的厨师一月就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砍骨头时砍折了刀。如今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宰杀过上千头牛,但刀刃利得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那些空隙,对于刀刃的游走运行来说宽绰有余,所以我的刀用了十九年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文惠君听完庖丁的话,赞叹地说:“我听了这一番话,从中得到了养生的道理。”

近义挥洒自如

例句

长期的业务学习和知识积累,使他遇到问题心中有数,处理纠纷游刃有余。


【词语游刃有余】  成语:游刃有余汉语词典: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 苏武封薄

    封薄:封赏低而少。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无理拘禁19年,他坚贞不屈,历尽千辛万苦返回汉朝。苏武在始元六年(前81)春天返回长安后,被任命为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事务的官员)。安阳侯上官桀、桑乐侯上官

  • 烟霞膏肓

    同“烟霞痼疾”。宋刘克庄《满江红.三黜归来》词:“轩冕岂非疣赘具,烟霞已是膏肓脉。”

  • 鷃鸿

    源见“榆枋之见”。鷃雀与鸿雁。两种大小悬殊的鸟。比喻人们才识的高下。元周伯琦《至正元年复科举乡贡进士纪事》诗:“雠校稽鱼豕,铨题辨鷃鸿。”

  • 亡羊路

    源见“歧路亡羊”。指歧路。亦借指曲折的人生之路。唐 姚係《京西遇旧识兼送往陇西》诗:“相逢与相失,共是亡羊路。”明唐顺之《天宁寺尘外楼》诗之四:“人间多少亡羊路,一一行来也未曾。”【词语亡羊路】   

  • 投笔从军

    同“投笔从戎”。清查慎行《留别仲弟德尹》诗之一:“虎头分少封侯骨,投笔聊从万里军。”

  • 倚庐之望

    见“倚门倚闾”。庐,简陋的房屋。唐·骆宾王《上廉使启》:“虽噬脐思归,空轸~。”【词语倚庐之望】  成语:倚庐之望

  • 慧业文人

    《宋书.谢灵运传》:“太守孟?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深恨此言。”后以“慧业文人”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有深缘的人。清张岱《〈陶庵梦忆

  • 龙门礼士

    源见“李膺门”。谓贤尊援引,提拔后生。赵宗瀚《寄怀李印泉先生日本二首》诗之二:“龙门礼士膺名重,猿臂封侯广数奇。”

  • 于公高门

    于公,西汉大臣于定国的父亲。于公任县狱吏、郡决曹,因审案公正,经他审判的犯人都心服口服。郡中为他设立生祠,称作于公祠。于公住处的里巷大门坏了,当地居民商议进行修复。于公说:“应把里巷大门修造得高大一些

  • 乐而不淫

    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是孔子对《诗.国风.关雎》一诗的评论。《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述补 淫,放纵。不能作“淫乱”解。快乐而不过分。《论语·八佾》:“《关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