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黄河。洛,洛水。河图洛书,是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据汉儒孔安国刘歆等人解说: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马背有旋毛如星点,称作龙图。伏羲取法以画八卦生蓍法。夏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取法而作《尚书》九畴(见《书.顾命》、《洪范》孔传、《汉书.五行志上》)。古时认为出现“河图洛书”是帝王圣者受命之瑞兆。《三国志.魏文帝纪》“以肃承天命”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河图洛书,天命瑞应。”


见“龟龙之图”。《易经·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典源】《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疏:“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畴是也。”《尚书·洪范》:“天乃锡 (赐) 禹洪范九畴。”孔安国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尚书·顾命》:“天球,河图。”孔安国传:“河图,八卦。伏牺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竹书纪年》卷上:“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沈约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

【今译】 古代传说河图即八卦,由龙马从黄河中驮出; 洛书即洪范九畴,由神龟从洛水中驮出。上天将河图洛书授与古时圣人。天书用红字书写,又称丹书; 江河所出图篆皆为绿色,又称绿图。

【释义】 后以此典指天书; 或用以指帝王祥瑞。

【典形】 丹图驭马、负图、龟龙奉图、河龙洛龟、河洛图书、河图、河图洛书、龙图、绿甲之图、洛字、马图。

【示例】

〔丹图驭马〕 北周·庚信《尧登坛受图赞》:“登坛洛汭,沉玉河湄,丹图驭马,绿甲乘龟。”

〔负图〕 宋·苏轼《起伏龙行》:“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羲轩诏神禹。”

〔龟龙奉图〕 唐·宋之问《早秋上阳宫侍宴序》:“麐凤荐祉,龟龙奉图。”

〔河龙洛龟〕 三国·曹植《文帝诔》:“河龙洛龟,凌波游下。”

〔河洛图书〕 宋·张孝祥《代百官进玉牒成书表》:“必亲经财幸,稽春秋简牍之文; 故并建殊尤,若河洛图书之出。”

〔河图〕 唐·李峤《神龙历序》:“昔者龙负河图,八卦列明时之象。”

〔河图洛书〕 南朝梁·江淹《遂古篇》:“河图洛书,为信然兮。孔甲养龙,古共传兮。”

〔龙图〕 汉·张衡《东京赋》:“龙图授羲,龟书畀姒。”

〔绿甲之图〕 北周·庾信《温汤碑》:“咸池浴日,先开绿甲之图; 砥柱浮天,始受玄夷之命。”

〔洛字〕 唐·李峤《神龙历序》:“龟呈洛书,九畴开叶纪之文。”

〔马图〕 南朝梁·江淹 《齐王让禅表》:“河乏马图之宝,天无乘龙之锡。”


【词语河图洛书】  成语:河图洛书汉语词典:河图洛书

猜你喜欢

  • 病染膏肓

    同“病入膏肓”。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命该雕丧,险些病染膏肓。”见“病入膏肓”。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此言非妄。”【词语病染膏肓】  成

  • 乘槎云汉

    同“乘槎河汉”。唐沈佺期《陪幸太平公主南庄》诗:“今朝扈跸平阳馆,不羡乘槎云汉边。”

  • 曝裈

    同“晒犊鼻”。唐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曝裈还当屋,张幕便成天。”【词语曝裈】   汉语大词典:曝裈

  • 梁公陟太行

    源见“白云亲舍”。指唐狄仁杰登太行山望白云思念远方亲人。狄仁杰后封为梁国公。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卷三:“迹公九嶷张宴一会,觉驱车九折坂,置酒三垂冈,叔子游岘首,梁公陟太行,前史风徽,犹可颉颃也。”

  • 牛后

    源见“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处于从属卑下地位。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清汪懋麟《除夕前三日陈学士招饮寓斋》诗:“低眉望牛后,徒为志士哗。”【词语牛后】   汉

  • 燕啄

    同“燕啄皇孙”。唐独孤及《唐故睢阳郡太守赠秘书监李公神道碑铭》:“会垂拱 永昌以后,天下有燕啄之谣。”【词语燕啄】   汉语大词典:燕啄

  • 事亡如事存,事死如事生

    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 蛾眉笑躄

    《左传.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载:春秋时,晋使郤克至齐,齐顷公使宫中嫔妇隔帷观看。郤克跛,登阶,妇人笑于房。克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后郤克以晋、鲁、卫之师伐齐,大败齐师于鞌。又《史

  • 额花

    同“额妆”。宋胡仲弓《谒金门》词:“蛾黛浅,只为晚寒妆懒。润逼镜鸾红雾满,额花留半面。”

  • 银杯羽化

    羽化:道教所谓的升天。此处比喻丢失。出自唐柳公权的事迹。柳公权(777-865年)字诚悬,京兆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历仕穆、敬、文、武、宣诸朝。为人正直善谏。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