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

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自尔淹文章踬矣。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江郎才尽”的根本原因是江淹官做大了,脱离了社会生活和人民,失去了灵感与才气。以上故事是虚妄的,但作为典故,用以喻指文人才思减退。

宋.贺铸《青玉案》词:“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此处“彩笔”即指五色笔。

镜花缘》第九十一回:“如今弄了这个,还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闹的真是‘江郎才尽’了。”


见“江淹才尽”。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积至今日,罪臣已深感身心交疲,~,深负圣望。”


解释江郎:南朝梁代的江淹。本指江淹少有文名,但到了晚年诗文却无佳句。后来常用以比喻才思枯竭或本领用尽。

出处南朝梁·鍾嵘《诗品》卷中:“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江淹是南北朝时期南朝人,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为官清正,不避权贵,直言敢谏,可算作当时有名的政治家。不过江淹更出名的是他的文学才能。江淹六岁即能作文,是南朝辞赋大家,与鲍照并称,其《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可说是南朝辞赋的代表。江淹又是南朝的骈文大家,是南朝骈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与鲍照、刘峻、徐陵齐名。江淹最为知名的骈文当数他在狱中写给建平王刘景素的《诣建平王书》。这篇文章辞气激扬,不卑不亢,真情实感流注于字里行间。建平王刘景素看后深受感动,立即释放了他。江淹早年仕途不顺,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富贵安逸的环境,却使他才思减退。到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再有佳作,所以当时人称他是“江郎才尽”。

南朝梁代的鍾嵘在《诗品》卷中曾经记载了有关江郎才尽的一个传说。当初,江淹结束在宣城郡的任职回家时,晚上住在冶亭,梦见一个风流潇洒的男子,自称郭璞,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很多年了,现在可以还给我了。”江淹于是把手伸到怀里,摸出一支五色笔来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再也写不出好句子。所以世上流传说“江淹才尽”。

例句

一个勤奋而又虚心好学的作家,是不会江郎才尽的。


【词语江郎才尽】  成语:江郎才尽汉语词典:江郎才尽

猜你喜欢

  • 同砚

    《汉书.张安世传》:“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研,通“砚”。后因称同学为“同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八回:“好在我们同砚,彼此不必客气。”【词语同砚】   汉语大词典:同砚

  •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宗:主旨。 意谓某些文章(如诸子哲学论文),主要取其思想内容,而不着重其写作技巧。语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清.阮元《四六丛话后序》:“周末诸

  • 钵龙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僧涉(一作沙公)者,西域人也……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苻坚)常使之咒龙,俄而龙便下钵中,天辄大雨。”后因以“钵龙”为咏高僧之典。清杨焯《游弁山资福寺呈霞胤师》

  • 司马称好

    《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有人以人物问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辄言佳。其妇谏曰:‘人质所疑,君宜辨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

  • 章台游

    同“章台走马”。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不学王阳平生铸金之术,未同张敞终日章台之游。”

  • 多鱼之漏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于此始擅贵宠,漏泄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后以“多鱼之漏”指泄漏军事机密。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畺殉难》:“约以晦日同时进

  • 朋酒

    两樽酒。《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毛传:“两樽曰朋。”尊:酒器。【词语朋酒】   汉语大词典:朋酒

  • 唇竭齿寒

    同“唇亡齿寒”。《吕氏春秋.权勋》:“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高诱注:“竭,亡也。”《淮南子.说林训》:“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竭而齿寒。”见“唇亡齿寒”。《淮南子·说林训》:“丘夷而渊塞,

  • 素鲤

    源见“鱼传尺素”。指书信。唐武元衡《祭李吉甫文》:“风传丽句,缄开素鲤。金石相投,铿然在耳。”【词语素鲤】   汉语大词典:素鲤

  • 碧城

    《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引《上清经》:“元始(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阙,碧霞为城。”后因以“碧城”为仙人所居之处。唐李商隐《碧城》诗之一:“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宋范成大《次韵周子充正字馆中绯碧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