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

指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可以跟随平原君赵胜到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求救,并定盟约。后以此典比喻自我推荐,担当重任。毛遂,战国时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平原君赵胜门下食客。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包围邯郸,赵国派平原君赵胜出去求救,与楚国南北联合结盟,准备邀集有胆量、有力气、文武才能兼备之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去。平原君赵胜说:“假如能用和平方式取得胜利,那是最好的了;如果不能用和平方式取得胜利,就要在华丽宏大的议事厅里歃血为盟,把合纵南北联盟的条约订好后才回来。人员不必到外面去找,在门下宾客中挑选就够了。”经过挑选,得到十九个人,其余再无可挑选的,没有办法凑足二十人。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走上前去,向平原君赵胜自我推荐道:“我听说您将与楚国订立合纵南北联盟的盟约,准备召集门下宾客二十人一同前去,不到外面另找人。现在还缺少一个人,希望您就把我凑足此数一同前去吧!”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6页:“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zōng纵,通“纵”,南北联合抗秦)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和平方式)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shà煞)血(古代宣誓结盟一种仪式,订立盟约人用手指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18回:“为此晚生不揣鄙陋,竟学那毛遂自荐。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情愿附骥。”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11回:“否则这个差使,兄弟一定毛遂自荐,省得太尊另外寻人。” 现代·茅盾《劫后拾遗》:“这押送的差使大概只好我来毛遂自荐了。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马慕韩睨视他一眼,没有吭声,觉得冯永祥太不识相,可是他又不好毛遂自荐。”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毛遂自荐自古就有,乔光朴也是毛遂自荐,但和这些人的自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质。”


主谓 毛遂,战国时赵国公子平原君的门客。荐,介绍,推举。比喻自告奋勇地自我推荐。语本《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兵,门客毛遂自荐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不成功,毛遂按剑上前,直陈利害,终于说服楚王出兵解邯郸之围。向本贵《盘龙埠》:“我来个~吧,我姓刘,名叫小叶,沅阳县人。”△褒义。用于人的举止行为方面。→请自隗始 自告奋勇 挺身而出 当仁不让↔推三托四 畏缩不前 妄自菲薄


解释毛遂:人名。自荐:自己推荐自己。用来表示自告奋勇地进行自我推荐。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门下的食客。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跟楚国订立盟约。平原君约定带领门下勇力和智谋兼备的二十名食客一起前往。平原君在自己门下的食客中找来找去,只挑选到了十九人,认为其余都不可取,无法凑够二十个。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位叫毛遂的,走上前,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毛遂听说您准备跟楚国订立共同抗秦的合纵盟约,约定带领门下食客二十人一起前往,而不到外面找人。现在还缺一位,希望您以我毛遂凑够数然后就出发吧。”平原君开始不同意,后来终于勉强带着他出发。毛遂在路上跟那十九个人议论问题,等走到楚国,大家已经非常佩服他了。

平原君和楚国订立盟约时,与楚王谈判,从日出到中午都谈不下来。毛遂于是按剑走上台阶,直陈利害,一番言语使得楚王连声答应,痛下决心,歃血结盟。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惭愧地说:“我赵胜以后再也不敢考察士人了。我以前考察士人,自以为不会有所错漏,但对于毛先生来说,我却错漏了他。毛先生一到楚国,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他凭借三寸之舌,胜过了百万军队。”从此,平原君把毛遂尊为上客。

近义自告奋勇

例句

最近,学校要招聘义务清洁卫生督察员,我毛遂自荐,第一个报名。


【词语毛遂自荐】  成语:毛遂自荐汉语词典:毛遂自荐

猜你喜欢

  • 海客乘槎

    源见“乘槎”。指乘船通天的传说。唐刘知幾《史通.采撰》:“海客乘槎以登汉,姮娥窃药以奔月。”【词语海客乘槎】  成语:海客乘槎汉语大词典:海客乘槎

  • 叱驭王尊

    源见“王尊叱驭”。借指忠于职守、不惧艰险之人。清 叶申芗《齐天乐.婺源潭公岭》词:“叱驭王尊,经过未免堕雄胆。”

  • 木雁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

  • 戴渊锋颖

    《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辎重其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锋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

  • 虎啸

    《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孔颖达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虎啸而谷风冽,龙

  • 顾曲周郎

    源见“周郎顾”。指三国 吴周瑜。亦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清陈维崧《西江月.咏史》词:“姊嫁猘儿孙策,妹归顾曲周郎。”洪深《歌女红牡丹.电影故事》:“坤角花衫红牡丹,出演于哈尔滨 民庆茶园,玉貌

  • 移文

    源见“北山移文”。《移文》即《北山移文》的省称。宋辛弃疾《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词:“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词语移文】   汉语大词典:移文

  • 不夜城

    《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引《齐地记》:“齐有不夜城。古传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指城名。为汉代所设置,属东莱郡。在今山东省文登县东北。苏颋《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诗》:“楼台绝

  • 王祥与佩刀

    同“王祥贻佩刀”。唐许浑《李定言自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诗:“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 奇女气

    旧题汉.班固《汉武故事》:“上巡狩过河间,有紫青气自地属天。望气者以为其下当有奇女,天子之祥。上使求之,见有一女子在空馆中,资貌殊绝,两手皆拳。……上于是自披手,手即伸。由是得幸,号拳夫人。”汉武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