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批敕
同“狐假虎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或以隼翼鷃披,虎威狐假。”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虎威狐更假,隼击鸟愈喧。”见“狐假虎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或以隼翼鷃披,~。”【词语虎威
源见“缟纻”。称苎麻衣。宋杨亿《苦热》诗:“已裁圆月班姬扇,更换轻云子产衣。”
同“武安振瓦”。北周庾信《拟咏怀》:“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
《史记.孟尝君列传》:“文(田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谓宰相人家的后代会出宰相。亦泛指名门必出佳子弟。《南史.王训传》:“十六召见德文殿,应对爽彻。上目送久之,谓朱异曰:‘可谓相门有相。’”主
同“苜蓿盘”。宋陆游《书怀》诗之四:“苜蓿堆盘莫笑贫,家园瓜瓠渐轮囷。”
原是桃因贪结子而自愿凋谢,并非“五更风”扫落之过,却教人错怪了“五更风”。 比喻由于主观内在原因造成的某种失误,却误从客观外界去找原因。语出唐.王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
同“才高倚马”。明阮大铖《燕子笺.诰圆》:“兹尔羽林都尉霍都梁,才堪倚马,梦可兆熊。”
源见“虎尾春冰”。比喻危迫。晋葛洪《抱朴子.勤求》:“戴霜蹈冰,连年随之。”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轻渎威严,深惧履尾;载尘听览,迫甚蹈冰。”【词语蹈冰】 汉语大词典:蹈冰
同“一朝一夕”。《史记.太史公自序》:“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故魏之亡,亡于孟德偏爱植而植思夺嫡之日。兄弟相猜,拱手以授之他人,非一旦一夕之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