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三缄其口”。谓慎言谈。明袁宏道《喜苏潜夫至柳浪》诗之三:“暂来犹有禁,佛语口须缄。”
同“冲斗剑”。唐李乂《故西台侍郎上官公挽歌》:“顾日琴安在,冲星剑不留。”亦泛称宝剑。唐王贞白《戏赠乡人》诗:“中宵纵匣冲星剑,临水难留上汉槎。”
源见“乘鸾”。美称公主。唐郑愔《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诗:“公门袭汉环,主第称秦玉。”
见“循循善诱”。汉·赵壹《报皇甫规书》:“岂悟君子,自生怠倦,失~之德,同亡国骄惰之志,盖见幾而作,不俟终日。”【词语恂恂善诱】 成语:恂恂善诱
《汉书.赵充国传》:“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
唐.韩愈《雉带箭》:“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诗人以“盘马弯弓”这一特定镜头,突出将军自信、矜持、踌躇满志的神态。后以此喻引而不发之典。宋.敖陶孙《竹间新
源见“绨袍惠”。喻指老友念旧,守信。宋苏轼《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
《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素:平素、向来。“我行我素”,即不管别人怎样议论,仍按自己的意愿自行
源见“伊尹荷鼎自进”。指贤士未遇。宋王安石《酬王伯虎》诗:“说穷且版筑,尹屈唯烹饪。”
亲近仁义,结交邻国,这是国家的重要措施。 表示治国要把睦邻友好放在重要地位。语出《左传.隐公六年》:“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资治通鉴.晋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