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同心断金”。指挚友。元吴澄《江西秋闱分韵》:“此中断金侣,清气浮沆瀣。”【词语断金侣】 汉语大词典:断金侣
《荀子.子道篇》:“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孔子见仲由一改朴素之风,穿起盛装,洋洋自得,便以江
源见“采薇”。谓宁死不屈节。清 洪炳文《悬嶴猿.展墓》:“孤臣自抱餐薇志,节士同坚蹈海心。”【词语餐薇】 汉语大词典:餐薇
源见“同声相应”。比喻志趣相合。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并列 形容志趣相投,关系亲密。清·李渔《怜香伴·狂喜》:“你如今只晓得~的快
源见“书同文,车同轨”。表示国家统一。北周庾信《周宫调曲》:“永从文轨一,长无外户人。”
源见“催花鼓”。咏花事。清唐孙华《杨晚研翰林招同观杏花》诗:“灵妃一笑启玉齿,不须羯鼓催春雷。”
无为:顺任自然,不妄为。 一切听其自然,天下就没有什么事办不成。 古代道家在政治上反对变革,希望社会不要有任何作为,天下自然会稳定。语出《老子》三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同书四八章:“为学日益
文武:周文王、武王。布:展布,陈列。方策:典籍。 周文王武王的施政主张,都展示在典籍之上。 意谓国家重大政事,都有陈规可循。语出《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郑玄注:
同“七步成诗”。南朝 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淮南取贵于食时,陈思见称于七步,方斯蔑如也。”【词语七步】 汉语大词典:七步
同“任重道远”。《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宋司马光《谢赐〈资治通鉴序〉表》:“功大力薄,任重道悠,徒怀寸心,行将白首。”见“任重道远”。宋·司马光《谢赐资治通鉴序表》:“功大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