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谓对子女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语出宋.王应麟《三字经》:“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邵源《对儿女作尊老教》(《长江日报》1993年8月8日):“我想,按照‘子不教,父之过’的要求,还须强调的一
同“雷琴”。宋苏轼《游桓山记》:“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登桓山,入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操《履霜》之遗音。”明高启《南宫生传》:“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 雷氏琴。”【词语雷
《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晋阮孚,字遥集,阮咸子。屐,音jī,一种木制鞋),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负担),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屏当,音bìng dà
源见“顾命”。指人临终遗言。宋王安石《大理寺丞杨君墓志铭》:“嘉祐七年四月辛巳,卒于河南,享年三十九。顾言曰:‘焚吾所为书,无留也。以柩从仙人葬。’”【词语顾言】 汉语大词典:顾言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谓好朋友虽然远在天涯,犹近如比邻。明.王世贞《与吴明卿书》之一:“天涯比邻,固古人神旷之说。”见“天涯若比邻”。明·王世贞《与吴明卿书》之一
源见“渭滨垂钓”。谓君臣际遇。清孙枝蔚《渔家傲.题徐电发枫江渔火图》词:“钓得玉璜心自喜。时至矣,掷竿早为苍生起。”
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词语心知其意】 成语:心知其意汉语大词典:心知其意
意谓群众背叛,亲信远离,不得人心,处境非常孤立。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杀死了他的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君。而后为了转移国内不满情绪,又对外发动伐郑之役。当时,鲁隐公问大夫众仲,州吁能不能成功?众仲回
同“春梦婆”。林葆忻《读沈敬裕公涛园集即步敬裕送先伯父文直公游泰山原韵》:“玉局 儋耳春婆梦,升沉不惊往可师。”
《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说(同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期,一周年),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