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角巾东路”、“绿野堂”。谓休官归隐。宋 立斋《沁园春.寿白侍从八十》词:“正持囊紫禁,急流勇退,步角巾绿野,闲处安身。”
此典指晋文公评论城濮(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之战,认为先轸(zhěn枕)“军事胜为右”之说是一时之利;而狐偃(yǎn演)“毋失信”之说是万世功。后以此典比喻战争中一时取胜;或比喻一时的利益。晋文公(
参见:方瞳人
源见“顾荣挥扇”。谓从容镇定,战胜强敌,建立功业。明陈子龙《寄密云赵匡谷中丞》诗:“昔日长缨怀壮志,此时白羽公当挥。”
蚍蜉:大蚂蚁。撼:摇动。 蚍蜉想摇动大树,可笑它不自量力。语出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谓修明文教,停止战备。《隋书·杨素传》: “我有隋之御天下也,于今二十有四年,虽复外夷侵叛,而内难不作,修文偃武,四海晏然。” 参见:○归马放牛见“偃武修文”。偃,放下、停止。《警世通言》卷21:“隐
《五灯会元.云居膺禅师法翤》:“问:‘上无瓦片,下无卓锥时如何?’师曰:‘莫飘露么’。”“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意谓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脚底下没有插针的土地。形容一无所有,穷困之极。毛泽东《湖南农民
源见“子猷惜此君”。咏竹的典故。唐李白《题金陵王处士水亭》诗:“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武帝元狩四年春,卫青、霍去病率大军再次出击匈奴。“军既还,天子曰:‘骠骑将军去病帅师……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的是一个教坊弹琵琶的女子沦落天涯的悲惨人生。她在年轻的时候,也曾名盛一时,“十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