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未惊雷破柱

未惊雷破柱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不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按,《太平御览》卷十三引晋 曹嘉之《晋纪》为诸葛诞,“作书”为“读书”。常用以形容人有雅量,处变不惊。亦用以表现习以为常。唐李商隐《异俗》诗之一:“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猜你喜欢

  • 喙长三尺

    《庄子.徐无鬼》:“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仁人乎!无此言已。’曰:‘立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

  • 范丹投钱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四二五引谢承《后汉书》(《御览》作谢为,误):“范丹姊病,往看之。姊设食;丹以姊婿不德,出门留二百钱,姊使人追索还之,丹不得已受之。闻里中刍藁(割草的意思)僮仆更相怒曰:‘

  • 云龙风虎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喻君臣相得。宋韩淲《满庭芳.王寺簿生朝》词:“功名事,云龙风虎,行矣佩金章。”见“风虎云龙”。【词语云龙风虎】  成语:云龙风虎汉语大词典:云龙风虎

  • 踆兔

    同“玉兔”。清程晋芳《游太学观石鼓》诗:“赤乌踆兔犹朦胧,六经聚讼如蚁丛。”【词语踆兔】   汉语大词典:踆兔

  • 飔段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梁世有一侯,尝对元帝饮谑,自陈‘痴钝’,乃成‘飔段’。元帝答之云:‘飔异凉风,段非干木。’”飔,凉风。干木,即段干木,为战国魏之贤士。梁朝时,有一个官僚曾与梁元帝饮酒

  • 六耳不通谋

    同“六耳不同谋”。元关汉卿《蝴蝶梦》二折:“岂不闻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词语六耳不通谋】  成语:六耳不通谋汉语大词典:六耳不通谋

  • 拾牙慧

    同“拾人牙慧”。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大抵今日谈维新者有两种,其下焉者,则拾牙慧,赏虎皮,借此以为阶进之路。”【词语拾牙慧】   汉语大词典:拾牙慧

  • 淹会贯通

    犹融会贯通。明 高启《〈史要类钞〉序》:“遂使义理之微不备,事变之实不详,无以淹会贯通,明其同异而辨其得失矣。”见“融会贯通①”。明·高启《〈史要类钞〉序》:“遂使义理之微不备,事变之实不详,无以~,

  • 效颦西子

    源见“东施效颦”。谓以丑学美,生硬模仿,效果适得其反。明杨慎《升庵诗话.右丞诗用字》:“岂止学步邯郸,效颦西子,乃是丑妇生疮,雪上再霜也。”

  • 范蠡扁舟

    指范蠡助越复国,功成身退,乘小船而去。后以此典比喻功成身退,不恋官位;或比喻隐居江湖,另走经营新途。 范蠡(lǐ理),字少伯。楚国宛(yuān冤,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越国大夫(中央要职和顾问),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