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曹柯之盟

曹柯之盟

《春秋.庄公十三年》:“冬,公会齐侯盟于柯(柯,齐邑,地在今山东阳谷阿城镇)。”(《春秋左传注》一九三页)《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者(按:《左传.庄公十年》作曹刿,《吕氏春秋.贵信》、《博志》作曹翙,《谷梁传》亦作曹刿,其为一人),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倍,背弃)。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春秋时,鲁国和齐国发生战争,鲁国失败后,割地求和,双方在柯地会盟。会盟之日,鲁将曹沫手持匕首威胁齐桓公归还所侵之鲁地,齐桓公只得答应他的要求。“曹柯之功”即曹沫在柯地为鲁国所建立的功勋。后因以“曹柯之功”、“曹柯之盟”为咏建立功勋之典。

唐.许尧佐《柳氏传》:“许俊以才举,则曹柯、渑池之功可建。”《汉书.苏武传》:“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猜你喜欢

  • 商鞅徙木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君者,卫之诸庶蘖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 哭竹生笋

    同“哭笋”。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

  • 尚平多累

    同“向平多累”。清查慎行《哭王友朝》诗:“鲍叔有情贫敢讳,尚平多累出偏迟。”

  • 凫乙

    同“凫乙辨”。南朝 齐张融《答周颙书》:“皇有三而道无二,凫乙之交,定者鸿乎,吾所以直其绳矣。”【词语凫乙】   汉语大词典:凫乙

  • 剑析延津

    源见“丰城剑气”。喻佳偶分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锦窝爱妾,一朝剑析延津。”

  • 独听荒鸡

    源见“闻鸡起舞”。谓慨叹无及时奋发之志士。宋陆游《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诗:“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

  • 骑鲸李

    同“骑鲸客”。宋苏轼《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词语骑鲸李】   汉语大词典:骑鲸李

  • 忘故步

    同“失故步”。宋赵以夫《沁园春.次方时父》词:“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

  • 偃月堂

    唐.郑棨《开天传信录》:“平康坊南街废蛮院,即李林甫旧第也。林甫于正寝之后,别创一堂,制度弯曲,有却月之形,名曰‘偃月堂。’土木华丽,剞劂精巧,当时莫俦也。林甫每欲破灭人家,即入月堂,精思竭虑,喜悦而

  • 五柳心

    源见“陶潜柳”。谓归隐之心。明孙继皋《题李明府吏隐轩》诗:“未卜三花隐,能闲五柳心。”【词语五柳心】   汉语大词典:五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