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日试万言

日试万言

一日之中能写出上万字的文章。形容思路敏捷、才气横溢。见唐张涉的事迹。张涉,浦州(今山西蒲州)人。唐宪宗时曾在国学为诸生讲课,后迁国子博士。善写文章,曾请有司日试万言。故时人呼其为张万言。德宗即位后,诏居翰林,迁散骑常侍,后因受贿事被揭露放归田里。

【出典】:

旧唐书》卷127《张涉传》3577页:“涉依国学为诸生讲说,稍迁国子博士,亦能为文,尝请有司日试万言,时呼张万言。”

【例句】: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请曰试万言,倚马可待。”


述宾 试,考试。以每日写万字的文章为试。比喻学识渊博,文思敏捷。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倚马可待。”△褒义。多用于识才选才。→出口成章 七步之才 燃萁之敏 ↔心拙口夯 搜肠刮肚 江郎才尽


【词语日试万言】  成语:日试万言汉语词典:日试万言

猜你喜欢

  • 剜肉补疮

    唐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后因以“剜肉补疮”谓为救眼前之急而不计后难。宋朱熹《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必从其说,则势无从出,不过剜肉补疮,以欺天罔人

  • 秦楼萧史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

  • 玉石不分

    源见“玉石俱焚”。比喻好坏不分。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臭,玉石不分,屈原所以沉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亦比喻好坏同归于尽。《说岳全传》三

  • 凫舄

    源见“王乔凫舄”。指仙履。南朝 梁沈约《善绾碑》:“霓裳不反,凫舄忘归。”亦用指县令行踪。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诗:“惟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词语凫舄】   汉语大词典:凫舄

  • 行雨

    源见“巫山云雨”。用以美称女子。唐杨凭《赠马炼师》诗:“行雨若迷归处路,近南唯见祝融峰。”【词语行雨】   汉语大词典:行雨

  • 刘阿斗

    《三国志.后主传》载:三国 蜀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庸弱无能,为帝后,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亦不能振兴蜀汉。后以“刘阿斗”称懦弱无能不思进取的人。《新华文摘》1982.2:“想依靠这批捧不起的‘刘阿斗

  • 梦寐周公

    源见“梦周”。指做美梦。《西湖二集.假邻女诞生真子》:“许贞大醉,就在马上梦寐周公起来。”

  •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后因以“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用为指愚笨的人经过反复考虑,总会有可取的地方的典故。多用作自己发表意见时的客气话。鲁迅《花边

  • 何不学仙冢累累

    冢:坟墓。累累:多貌,重迭貌。 面对着重重迭迭的死人冢墓,人们为什么不去学道成仙? 古人希求长生不老的一种幻想。语出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

  • 钓璜公

    源见“渭滨垂钓”。指吕尚。宋陆游《怀昔》诗:“怅望钓璜公,英概如可还。”【词语钓璜公】   汉语大词典:钓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