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江夏
同“江夏黄童”。清 陈栋《端正好.题黄心庵来禽书屋填词图》套曲:“你本是无双江夏,怎不夺天工巧?”
同“江夏黄童”。清 陈栋《端正好.题黄心庵来禽书屋填词图》套曲:“你本是无双江夏,怎不夺天工巧?”
以日行千里的快速,传送紧急文件。《后汉书.李固传》:“上奏南阳太守高赐等臧秽。赐等惧罪,遂共重赂大将军梁冀,冀为千里移檄,而固持之愈急。冀遂令徙固为太山太守。”偏正 传通告、文书于千里之外。《后汉书·
《三国志.陈琳传》“军国书檄,多琳 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三国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后以“檄医头疾”概指此事。
李清照词《多丽》作“韩令偷香”。晋代贾充之女贾午,与韩寿私通,寿的衣服沾染有皇帝赐给贾家的奇香之气,致被贾充侦悉,遂以女嫁寿。《世说新语.惑溺》:“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璅中看见
源见“看朱成碧”。指目光恍惚,不辨五色。宋辛弃疾《蝶恋花.和赵景明知县韵》词:“公子看花朱碧乱,新词搅断相思怨。”
《尚书大传》卷三:“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馀,何如?’”《韩诗外传》、《说苑》亦记其事,有记为周公旦语。后因以
同“求田问舍”。明高启《郊墅杂赋》之二:“且作求田计,元龙岂我能?”
《汉书.卜式传》:“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汉武帝时,河南人卜式因从事畜牧业而致富。时匈奴骚扰边地,卜式便把一半家财捐献出来,以支援平定匈奴的战争。“输财助边”又作“助边输财”,后用指
同“漉巾陶令”。宋张耒《孙志康许为南酿》诗:“欲为漉巾潜,请学涤器如。”
又作“点滴归公”。涓滴:小水点;一点一滴。归公:交给公家;上交国库。咸丰十一年(1861年)四月,咸丰皇帝下诏书说:近年来军需粮饷浩大繁多,政府不得已而借助于民众财力和商业财力。然而必须一点一滴上交归
源见“日月入怀”。贺人生辰之词。宋陈亮《瑞云浓慢.六月十一日寿罗春伯》词:“去天咫尺,下拜再三,幸今有母可遗。年年此日,共道月入怀中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