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高阁置”。《宋书.王微传》:“恐君逢此时,或亦不免高阁。”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二》:“至于会议出,而年例遂因之不举矣。恐祖制终难高阁也。”【词语高阁】 汉语大词典:高阁
《书言故事.师儒类.东家丘》注引《孔子家语》曰:“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能识孔子是圣人,乃曰:‘彼东家丘,吾知之矣。’”传说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才学和名望,故随口称之为:“东家丘”。后遂用为不识贤者的典故
同“无何有之乡”。唐白居易《读庄子》诗:“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元耶律楚材《醉义歌》:“遥望无何风色好,飘飘渐远尘寰中。”【词语无何】 汉语大词典:无何
《后汉书.祢衡传》:“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刺,名片。东汉人祢衡,字正叔,少有才辩,尚气刚傲,好恃才慢物。因此,他虽准备有所谒见,以求得引荐,却一时竟找
比喻在政权机构之中,有两人掌握权柄,必将带来祸患。《元史.姚天福传》:“时御史台置二大夫,纲纪无统,天福言于世祖曰:‘古称一蛇九尾,首动尾随;一蛇二首,不能寸进。今台纲不张,有一蛇二首之患。’”【词语
亦作“宾伏”。本指古时诸侯按时朝贡,表示顺服。后引申为归顺臣服的意思。《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词语宾服】 汉语大词典:宾服
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卷二十八晋陆机《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唐.李善注引《说苑》:“王国君,前母子伯奇,后母子伯封,兄弟相爱。后母欲其子为太子,言王曰:‘伯奇爱妾,王上台视之。’后
箕坐:两脚张开而坐,象畚箕形状,故称“箕坐”。指坐立不正,无礼的样子。《礼记.曲礼上》:“立毋跛,坐毋箕。”三国魏应璩《与崔元书》:“昔戴叔鸾箕坐见边文礼,此皆衰世之慢行也。”并列 站着偏瘸,坐着撇腿
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既死,……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
源见“黄金台”。谓帝王招纳贤士英杰之处。清王摅《和吴汉槎就讯刑部》:“太息无人延国士,昭王台废已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