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放荡不羁

放荡不羁

放荡:任意放纵。羁:拘束。任意放纵自己,不受拘束。王长文,字德睿,广汉(今四川中江东南)人。以才学闻名于时。为人行为放纵,不受拘束。州府任命他当官他不去,让他做州别驾之官,他化装偷着跑出官府,全州的人都不知他到哪里去了。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年间,他家乡闹饥荒,官府开仓赈贷。王长文家中贫穷,借得多,无法偿还。官吏送他到州府,刺史徐幹没有处罚他,让他走。他连谢也没谢。后来成都王颖让他做官,他答应了。有人问他:“你先前不降志做官,现在为何屈从了呢?”他说:“我是用俸禄养活亲人,而不是为了自己才做官。”

【出典】:

晋书》卷82《王长文传》2138页:“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州辟别驾,乃微服窃出,举州莫知所之。”

【例句】: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16:“平时与一班好朋友,只以诗酒娱心,或以山水纵目,放荡不羁。” 清·李汝珍《镜花缘》96回:“这七个人都是放荡不羁,目空一切。”


并列 放任自己,不受约束。杨沫《东方欲晓》1部:“柳明看苗虹那么~,信口开河,不由得扭头看了鸿远一眼,好像是她自己胡说了似的,脸绯红了。”△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放浪形骸 放任自流 放诞任气 金貂换酒 ↔规行矩步 循规蹈矩。也作“放达不羁”、“放诞不羁”、“放诞不拘”。


【词语放荡不羁】  成语:放荡不羁汉语词典:放荡不羁

猜你喜欢

  • 铜驼棘

    同“荆棘铜驼”。清归庄《姑苏台》诗:“麋鹿来游未足悲,索生曾见铜驼棘。”

  • 湘篁染泪

    同“湘妃怨”。唐李商隐《离思》诗:“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 鼎湖龙远

    同“鼎成龙去”。宋刘克庄《沁园春.六和》词:“汾水雁飞,鼎湖龙远,魂返今无异域香。”

  • 一览能识

    比喻才思敏捷,记忆力极佳。祢衡,字正平,平原(今山东德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士。与黄祖子黄射相交好。二人尝野游,共读当时名士蔡邕所作碑文。黄射对碑文十分欣赏,但因当时未能抄录全文而极感遗憾。祢衡却说自

  • 谁曰不然

    见〔其谁曰不然〕。

  • 横目

    《庄子.天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成玄英疏:“五行之内,唯民横目。”后以“横目”指人民、百姓。前蜀韦庄《小将张彦射虎歌》:“海内昔年狎太平,横目穰穰何峥嵘!”宋陆游《寓叹》诗:“虚名

  • 前功皆弃

    见“前功尽弃”。《新唐书·李德裕传》:“观者曰:‘不如少息,若弓拨矢钩,~。’”【词语前功皆弃】  成语:前功皆弃汉语大词典:前功皆弃

  • 云间履

    源见“王乔凫舄”。借指高人。明何景明《寄马君卿固安》诗:“交期只望云间履,生计犹惭海上纶。”

  •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树:种植。 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谷物;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 这是古代谚语。语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 报刘

    晋代李密《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之日短也。”后人因此以“报刘”作为人子养亲的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