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大刀头”。谓询问还归的日期。清 朱奕恂《拟古出塞》诗:“少妇识雄心,不复问刀环。”
源见“渐入佳境”。喻境遇趋好或兴味转浓。宋陈与义《观我斋再分韵得下字》诗:“平生功名手,嗜静如食蔗。”
源见“仲子灌园”。谓逃名隐居。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岂终怀宝迷邦,漫说灌园避世。”
汉代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已平吴,……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日:‘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
源见“封鲊”。称扬贤母训廉。明 吾丘瑞《运甓记.牛眠指穴》:“剪发剉荐,遂成孺子高名;还鲊遗书,虑玷居官清节。”【词语还鲊遗书】 成语:还鲊遗书汉语大词典:还鲊遗书
源见“燕巢于幕”。形容处境极其危险。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启》:“隘佣蜗舍,危托燕巢。”
同“别君南浦”。宋钱惟演《荷花》诗:“别恨抛深浦,遗香逐画桡。”
源见“鸤鸠之仁”。喻仁德待下无所偏倚的人。唐元稹《授牛元翼成德军节度使制》:“而又忠孝谨廉,慈仁和惠,爱养士伍,均如鸤鸠,镇之三军,争在麾下。”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传》:“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后屡抵罪,几至死,友人救得免。壹乃贻书谢恩”,书中录有《穷鸟赋》一篇,以自拟。东汉赵壹屡遭治罪之不幸
书籍中印刷或校勘精良,或稀见难得的本子,称为“善本”。《宋史.王洙传》:“子钦臣,平生为文至多,所交尽名士,性嗜古,藏书数万卷,手自雠正,世称善本。”雠正:即“校正”。【词语善本】 汉语大词典: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