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挟妓东山

挟妓东山

同“东山携妓”。清袁枚《卮言》诗之三:“谢安游江左,挟妓东山东。”


猜你喜欢

  • 谕蜀书

    同“谕蜀文”。明 张舍《己亥秋月寄杨升庵》诗:“登楼莫作依刘赋,奉使曾传谕蜀书。”【词语谕蜀书】   汉语大词典:谕蜀书

  • 玉卮无当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谿公见昭侯曰:‘公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堂谿公曰:‘白玉之巵美,而君不以饮者,以其无当耶?’君曰:‘然。’堂谿公曰:‘为人主而

  • 照妖镜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载:古代入山修仙者,多背悬明镜,谓可以照妖怯魅。后遂以“照妖镜”泛指能映现妖魔原形的宝镜。《西游记》五八回:“〔玉帝〕宣托塔李天王,教把照妖镜来照这厮谁真谁假。”亦比喻能辨别是非

  • 辙中涸鲋

    同“涸辙之鲋”。清袁于令《西楼记.乘鸾》:“吾儿辙中涸鲋,得占龙头,皆因友资之益。”【词语辙中涸鲋】   汉语大词典:辙中涸鲋

  • 曳尾龟

    源见“曳尾泥涂”。比喻甘于贫贱而全身者。唐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兀兀拖肠鼠,悠悠曳尾龟。”【词语曳尾龟】   汉语大词典

  • 哀感中年

    源见“东山丝竹”。指人至中年后常为事而感伤。清 丘逢甲《东山感春诗》之六:“神丹浪说解还童,哀感中年遇谢公。”【典源】《世说新语· 言语》:“谢太傅(安) 语王右军 (羲之) 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

  • 罗袜无踪

    同“罗袜生尘”。宋贺铸《望湘人.春思》词:“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

  • 抱布贸丝

    《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郑玄笺:“蚩蚩者,敦厚之貌。”一说“蚩蚩”是无知的样子。布:布帛,一说为古代使用的一种布币。贸:指交换或买物。原叙述一男子到女子这里,借买

  • 昆冈之火

    源见“玉石俱焚”。借指战乱烽火。《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偏正 昆冈,产玉之山。比喻美好的事物被破坏了。语本《尚书·胤征》:“火

  • 徐穉吊

    源见“炙鸡渍酒”、“生刍致祭”。指亲赴死者坟墓前祭吊。清赵翼《李雨村观察挽诗》之二:“万里难为徐穉吊,一编重检蜀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