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瓮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六:“国初,赵普中令为相。于厅事坐屏后置二大瓮,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中,满即焚于通衢。”
宋代赵普任宰相时,在厅堂屏风后面放了两只大瓮,凡有利害关系的文书,阅后都投入瓮里,满了就拿到大街上当众焚毁。后因用为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典故。
宋.刘克庄《念奴娇.丙寅生日》词之五:“达汝空函,投伊大瓮里,谁曾提起?”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六:“国初,赵普中令为相。于厅事坐屏后置二大瓮,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中,满即焚于通衢。”
宋代赵普任宰相时,在厅堂屏风后面放了两只大瓮,凡有利害关系的文书,阅后都投入瓮里,满了就拿到大街上当众焚毁。后因用为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典故。
宋.刘克庄《念奴娇.丙寅生日》词之五:“达汝空函,投伊大瓮里,谁曾提起?”
源见“东陵瓜”。东陵瓜的别称。含退官归隐田园之意。南朝 梁何逊《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平陵柏,心忆青门瓜。”【词语青门瓜】 汉语大词典:青门瓜
《史记.吴王濞列传》:“上复问吴使者,使者对曰:‘……今王始诈病,及觉,见责急,愈益闭,恐上诛之,计乃无聊。唯上弃之,而与更始。’”后以“计出无聊”谓所想所做出于无可奈何。明鹿善继《催用巡仓御史疏》: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为慎于言
同“孙寿愁眉”。隋卢思道《日出东南隅行》:“楚腰宁且细,孙眉本未愁。”
参见:淡若水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二十四引《续仙传》:“许宣平,新安歙人也。唐睿宗景云中,隐于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行如奔马。时或负薪以卖,担常挂一花瓠及曲竹杖,每醉腾腾拄
同“羲和驭日”。唐白居易《题旧写真图》诗:“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源见“鸠居鹊巢”。如鸠之笨拙不善营巢。谓不善治理家业。金刘仲尹《冬日》诗:“鸠栖任性谋生拙,兔简难忘照眼清。”【词语鸠栖】 汉语大词典:鸠栖
《穆天子传》卷五:“是日也,天子北入于邴,与井公博,三日而决。”郭璞注:“疑井公贤人而隐祊,故穆王就之游戏也。”后以“井公六著”为博戏之典。南朝 陈 谢燮《方诸曲》:“井公能六著,玉女善投壶。”
同“孔方兄”。元曹伯启《戏赠曹鸾举》诗:“孔兄正羞涩,趑趄色氤氲。”【词语孔兄】 汉语大词典:孔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