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梭

投梭

世说新语.赏誉》“谢公道豫章(谢鲲字幼舆,因曾为豫章太守故称)若遇七贤(三国魏末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相与友好,常宴集于竹林之内,时人号为“竹林七贤”。见《世说新语.任诞》),必自把臂入林”下注引《江左名士传》:

“鲲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迹逸而心整,形浊而言清,居身若秽,动不累高。邻家有女,尝往挑之。女方织,以梭投折其两齿。既归,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其不事形骸如此。”

晋书.谢鲲传》:“(鲲)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任性放纵)不已,幼舆折齿。’鲲闻之,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

晋人谢鲲放纵情性,风格不高,一次他挑逗邻家女子,女子投梭,打掉他两颗门齿。后因以“投梭”比喻女子贞洁自守拒绝男子的挑诱。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引自《太平广记》卷四八八。)

关于折齿,早见于《史记.邹阳列传》邹阳狱中上书:“范睢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故“折齿”又常喻指遭受挫折。


梭 ( suō) ,旧时妇女织布用的一种木制工具,两头尖,中间空、大,约半尺长。中间纡 ( yū) 子上穿纬线,在经线中左右梭动以织成布。

投梭”,指的是将梭子投出去,但它有个比喻意义: 表示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或调戏、骚扰。它源于 《晋书·谢鲲传》的故事。

晋代有个文人谢鲲,有点文人的气质与风度,他倾慕邻家高氏之女的美色,有天见邻家女子独自在织布,便上前进行调笑。谁知邻女不但漂亮、能干,而且知情达理,很有教养。见谢鲲那样轻薄无理,便拿起梭子忿而朝谢鲲投去,谢鲲躲闪不及,门牙被打落了两颗。谢鲲满面羞惭,慌忙掩面而逃了。此事慢慢传开了,人们便以 “投梭”比喻女子的坚贞、对男子骚扰的抗拒。

“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元稹 《莺莺传》) ,此处“投梭”即此含义。


【词语投梭】   汉语词典:投梭

猜你喜欢

  • 祢刺

    源见“祢衡怀刺”。谓士人耿介有节操,不愿奔走权门。唐黄滔《与蒋先辈启》之二:“足以雪曩岁之湮沉,恢张祢刺;壮平生之意气,弃掷终?。”【词语祢刺】   汉语大词典:祢刺

  • 绕指

    同“绕指柔”。唐温庭筠《懊恼曲》:“莫言自古皆如此,健剑刜钟铅绕指。”【词语绕指】   汉语大词典:绕指

  • 将信将疑

    半信半疑的意思。唐代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见“半信半疑”。高阳《粉墨春秋》:“语气是将此比看成不足与争的小争,暗示保释不成问题,佘爱珍也只好~地不作答声。”【

  • 阮咸宅

    源见“未能免俗”。侄子居处的代称。唐杨巨源《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诗:“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词语阮咸宅】   汉语大词典:阮咸宅

  • 徐娘半老

    徐娘:徐昭佩,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年纪很大时还与人私通,后人就以“徐娘半老”形容年老色衰犹有风情的中年妇女。徐昭佩,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容貌不佳,又不知礼节。梁元帝一只眼睛有毛病,每次梁元帝来,她

  • 周妻

    同“周妻何肉”。明汤显祖《正觉院箨龙轩饮帅大仪得七字》诗:“何肉等荒淫,周妻谢灵匹。”

  • 严光钓濑

    同“严陵滩”。宋陆游《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诗:“严光钓濑虽亡恙,除却江山万事新。”

  • 功成去五湖

    源见“范蠡扁舟”。谓功成身退。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 黑甜

    源见“黑甜乡”。指酣睡。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玉公子》:“秦已黑甜,摇之不觉。”【词语黑甜】   汉语大词典:黑甜

  • 昨非今是

    源见“陶令归去来”。谓方今才洞明事理,知从前错了而如今才对。金元好问《和仁卿演太白诗意》:“四十九年堪一笑,昨非今是可怜生。”见“今是昨非”。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