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怀念恩惠。 后常用作感谢别人施惠的谦语。语出《论语.里仁》:“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梁书.任昉传》:“防奉笺曰:‘防受教君子,将二十年,咳唾为恩,眄睐成饰,小人怀惠,顾知死所。’”
《尚书.舜典》:“放欢兜于崇山。”《荀子.议兵》:是以尧伐欢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欢兜,古书多作驩兜或讙兜,为古代传说中的恶人。唐
《三国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
器:才能,能力。 把才具藏在身上。 表示材能不显露于外。语出《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汉书.魏相丙吉传》:“吉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
隔绝和蒙蔽。《汉书.刘向传》:“赵高专权自恣,壅蔽大臣。”也作“雍蔽”、“拥蔽”,《史记.秦始皇本纪》:“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词语壅蔽】 汉语大词典
同“玉树泥埋”。唐陈子昂《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金兰徒有契,玉树已埋尘。”
遵照旧的习惯和规章不改变。《汉书.冯立传》:“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今多用为贬义,意为墨守成规,不求革新。如“因循守旧”。【词语因循】 汉语大词典:因循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
42` 同“三箧亡书”。清赵翼《偶有遗忘问之稚存辄录示原委》诗:“安世能备三箧亡,张巡遍记一城熟。”【词语三箧亡】 汉语大词典:三箧亡
同“王乔凫舄”。元 赵孟?《重用海子上即事与李子构同赋韵》:“韩嫣金丸落飞鸟,王乔仙履下双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