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十倍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国蜀汉刘备临终托孤时,称赞诸葛亮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相信他定能定国安邦。后以“才十倍”指有经世纬国之大才。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是日至下马碛,憩於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三国蜀汉刘备临终托孤时,称赞诸葛亮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相信他定能定国安邦。后以“才十倍”指有经世纬国之大才。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是日至下马碛,憩於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同“百二山河”。元无名氏《新水令》曲:“随人愿、照百二山川,照百二山川,一点金星瑞云里现。”见“百二山河”。《全元散曲·新水令》:“随人愿、照~,一点金星瑞云里现。”【词语百二山川】 成语:百二山川
《宋书.谢灵运传》:“太守孟?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深恨此言。”后以“慧业文人”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有深缘的人。清张岱《〈陶庵梦忆
指豪杰之士因不遇于时,或隐居山林,或托身于屠贩。《汉书.王吉传》:“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二者各有所短。”欧阳修《释秘演讨集序》:“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莫见者。”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盛文肃公丰肌(一作肥)大腹,而眉目清秀,丁晋公疎瘦如削,二公皆两浙人也,并以文辞知名于时。梅学士询在真宗时已为名臣,至庆历中,为翰林侍读以卒。性喜焚香,其在官舍,每晨起将亲
超越凡俗的才华。《诗话总龟》:“宋景文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长吉,李贺字。【词语仙才鬼才】 成语
源见“绝妙好辞”。指美妙的诗歌。唐杜牧《将赴池州道中作》诗:“青阳云水去年寻,黄绢歌诗出翰林。”
源见“倚马才”。形容文思敏捷。元耶律楚材《寄巨川宣抚》诗:“马前草诏珠玑润,纸上挥毫风雨寒。”
源见“焦尾琴”。喻指历经磨难、未得赏识的良才。唐刘禹锡《答杨八敬之绝句》:“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
《三国志.吴书.吴主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历》:“曹公出濡须(水名,在安徽巢县,源出巢湖,至无为县东入长江。此指出濡须口。下文须口,即濡须口),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
源见“五噫歌”。指隐居不仕的梁鸿。宋苏辙《次韵子瞻送范景仁》:“归休三黜柳,赋咏五噫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