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荀济传》:“荀济字子通。其先颍川人,世居江左。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知梁武当王,然负气不服,谓人曰:‘会楯上磨墨作檄文。’”楯(dùn,同盾)上磨墨作檄文。是形容在军旅中立即书
同“忆莼鲈”。宋陆游《舟中夜赋》诗:“寓居尚复能栽竹,羁宦悬知正忆莼。”【词语忆莼】 汉语大词典:忆莼
源见“朱亥袖椎”。指义士朱亥为信陵君解危济困。唐 唐尧客《大梁行》诗:“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 嬴。”
同“百城书”。清黄遵宪《代柬寄诗王兰谷并问诸友》诗之二:“袖留孤刺在,书自百城围。”
源见“郎潜白发”。悲叹至老怀才未遇。唐王適《蜀中言怀》诗:“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
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载:唐贺知章告老还乡,临行,“涕泣辞上,上曰:‘何所欲?’知章曰:‘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赐之,归为乡里荣。’上曰:‘……卿子必信顺之人也,宜名之曰“孚”。’知章再拜而受命。知章
同“范釜”。唐权德舆《戏和三韵》:“墨翟突不黔,范丹甑生尘。”
指范增引用楚南生的话对项梁说: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还必定是楚人。后以此典形容抗暴复国的决心意志。战国末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统一全中国的秦朝。但秦朝统治残暴,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清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当时听其语,剪烛忘深更。”【词语剪烛】 汉语大
参见:绛老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