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想入非非

想入非非

《楞严经》卷九:“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佛教指无色界四空天之一。后因以“想入非非”指意念进入玄妙的境界。清 梁廷枏《曲话》三:“至其离奇变幻者,莫如《临川梦》。竟使若士先生身入梦境,与四梦中人一一相见,请君入瓮,想入非非;娓娓清言,犹馀技也。”亦喻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官场现形记》四七回:“施大哥好才情,真要算得想入非非的了。”峻青《海啸》三章:“正当他趾高气扬想入非非的时候,突然感到,东面枪炮声越来越稀疏了。”


述补 非非,佛家用语。指佛家所说的虚幻境界。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语本《楞严经》:“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官场现形记》47回:“施大哥好才情,真要算是~的了。”宋祝平《乡音·海之魂》:“一人独坐的时候,我常常~,人类自古以来即被称道的某些品德,是不是大海赋予的?”△贬义。常指脱离实际、不能实现的想法。→异想天开 胡思乱想 ↔脚踏实地


【词语想入非非】  成语:想入非非汉语词典:想入非非

猜你喜欢

  • 王猛虱

    源见“扪虱而谈”。指放达不羁之士的特殊癖好。傅熊湘《满江红.海上同痴萍阿琴作》词:“刘伶锸,阮咸屐,祢衡鼓,王猛虱。叹年来湖海,壮怀都寂。”

  • 民无信不立

    见〔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主谓 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百姓对政府缺乏信任,政府也就不会稳固。冯雪峰《山盗和他们的旗》:“~! 咱们开会不挂自家儿旗,是公开欺骗老百姓!”△用于国家政治方面

  • 修文

    同“地下修文”。明陶宗仪《辍耕录.挽文教授诗》:“闽人翁某一联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各君臣。’独为绝唱。”清陈珮《哭程夫人》诗:“修文应是才人尽,征到姮娥旧侍书。”【词语修文】   汉语大词典

  • 睚眦之隙

    怒目而视的小怨,引申为小怨小忿。《后汉书.赵典传》:“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仇,人在涂炭,各不聊生。”睚:眼角。眦:眼眶。亦称“睚眦必报”,意谓瞪眼睛那样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见“睚眦之怨”。《

  • 外孙幼妇

    源见“绝妙好辞”。指隐语、谜语。孙为霆《满庭芳.自题谜稿》曲:“竹西社冷,良宵客散,忍话春灯,外孙幼妇谁能省?”

  • 赁舂皋庑

    源见“梁鸿赁庑”。指贤士居贫,赁屋而居,劳作而食。柳亚子《盛湖竹枝词题辞》之十二:“一老闻湖未白头,赁舂皋庑亦风流。”

  • 街谈巷语

    街巷中的谈论。与“街谈巷议”、“街谈巷说”同。《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稗官:小官。见“街谈巷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篇:“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 鹏运

    源见“鲲鹏展翅”。谓高飞远行。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言必鹏运,气靡鸿渐。倒海探珠,倾琨取琰。”【词语鹏运】   汉语大词典:鹏运

  • 阒其无人

    阒( ㄑㄩˋ qù )其:阒然,寂静貌。 寂静得像没人一样。也表示空无一人。语出《易.丰》:“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国.魏.王粲《登楼赋》:“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晋.潘岳《怀旧赋》:“

  •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旧书要不厌其烦地读它百遍,一边熟读,一边深思,你就能明白它的义理。 表示书要熟读深思,才能有收获。语出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川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