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必也正名

必也正名

正名分是必须的。 表示凡事要正名分。语出《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唐.陈贞节《请除则天帝号表》:“臣闻敬宗尊祖,享德崇恩,必也正名,用光时宪,礼也。”明.赵釴《鷃林子》卷一:“(裴)澥正色言曰:‘中丞细思之,未知谁失。必也正名,各司其局,古人所守,其敢忘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四论“文人相轻”》:“‘必也正名乎,’好名目当然也好得很。只可惜美名未必一定包着美德。”


其他 要按照封建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语出《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唐·萧定《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旧以泰伯之庙在于苏台,而制季子之祠像设东面,非由典礼,谅无取焉,~。”△多用于名分方面。


【词语必也正名】  成语:必也正名汉语词典:必也正名

猜你喜欢

  • 拜将台

    源见“韩信登坛”。指举行拜授大将礼仪的高台。清孔尚任《桃花扇.修札》:“[末]从来名士夸江左。[生]挥麈今登拜将台。”

  • 缑岭吹笙

    源见“王乔控鹤”。借指美妙的仙乐。元 黄景奎《寄题天台杨道士素轩》诗:“琼楼奏乐霓裳冷,缑岭吹笙鹤羽轻。”【词语缑岭吹笙】   汉语大词典:缑岭吹笙

  • 然糠照薪

    同“燃糠”。《太平广记》卷一七五《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 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见“然糠自照”。《太平广记》卷175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俾夜作昼

  • 选色征歌

    同“选妓征歌”。色,美女。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结驷连骑,选色征歌。”《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当玄宗天宝改元以后……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并列 挑选美女,征召歌伎。清·余怀《板

  • 鲈莼想

    源见“莼羹鲈脍”。指思乡之情。明陈汝元《金莲记.同梦》:“今朝空有鲈莼想,指日还乘虾菜舟。”

  • 弄潢池

    同“弄兵潢池”。清无名氏《偷甲记.吊甲》:“弄潢池狂矢穿天,是谁人在榻侧眠?”【词语弄潢池】   汉语大词典:弄潢池

  • 裴公还带

    唐丁用晦《芝田录.裴度》载:传说唐代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三条玉带、一条犀带。这些珍贵物品是一个妇女为营救他父亲出狱特地向别人借的,不幸丢失。裴度在原地守候,一直等到这个妇女来寻找时还给了她。后以“裴

  • 季虎

    源见“贾氏三虎”。喻指有名气的兄弟中最幼、最优秀者。唐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词语季虎】   汉语大词典:季虎

  • 有身

    157 ① 怀孕。《诗.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毛传:“身,重也。”郑玄笺:“重,谓怀孕也。”《史记.高祖本纪》:“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词语有身】   汉语大词典:有身

  • 盖棺事方定

    《晋书.刘毅传》:“丈夫盖棺事方定。”“盖棺事方定”,是说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只有到生命终了时,才能作出全面正确的结论。后用为最后做出结论的语典,又凝缩为“盖棺论定”的成语形式。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