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

原作“既平陇,复望蜀”,后来以此形容贪心不足,一步比一步胃口大。岑彭(?-36年),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名将,从光武帝刘秀定天下。建武初,封归德侯,行大将军事。八年(32年),与吴汉合兵围隗嚣于西城,四川公孙述遣将来救隗嚣。光武帝在致岑彭的信中说:“如果将隗嚣盘据的西城、上邽两处城池攻下,即可率兵南下攻打四川。人心总是不知足,我的愿望就是既要得到陇(甘肃),又要得到蜀(四川)。可每次发兵出征,我的头发就要花白一些。”

【出典】:

后汉书》卷17第660页《岑彭传》:“(建武)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耿弇围之,而车驾东归。敕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例句】:

清·曹雪芹《红楼梦》48回:“香菱笑道:‘好姑娘,趁着这个功夫,你教给我做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且缓一缓。’”


连动 既得到陇地,又望着蜀地。比喻不知足。语本《后汉书·岑彭传》:“光武敕岑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官场现形记》12回:“胡统领早存了个~的意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贬义。用于贪心不足方面。→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贪心不足 ↔知足不辱 知足常乐 称心如意 一枝自足。也作“获陇望蜀”。


解释陇:地名,指今甘肃省东部。蜀:地名,指今四川中西部地区。原指攻下陇地后又打算攻下蜀地。后比喻贪心不足。

处《后汉书·岑彭传》:“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岑彭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平南大将军。建武八年(公元32年),岑彭带兵跟随刘秀攻打盘踞在陇西的隗嚣,攻克了陇西重镇天水,与吴汉一起把隗嚣围困在西城。公孙述派李育为将,带兵进驻上邽,以援救隗嚣。

这时颍川、河东两地发生了叛乱,京师骚动,刘秀留下盖延、耿弇(yǎn)围攻李育,自己急忙从上邽返回洛阳。刘秀返回时,在给岑彭的信中说:“西城、上邽两个城池如果攻下,便可以带兵乘胜向南攻打蜀地。人心总是苦于不知道满足,我也有这样的毛病,一旦攻下了陇地,就又盼望攻下蜀地。每一次发兵,我的头发胡须就要多白一些。但若不这样,天下又怎能统一呢?”

岑彭堵塞谷水,打算用灌淹的办法攻克西城,不料水从地下流走,没有成功。不久隗嚣的手下行巡,周宗带领救兵来到,而汉军粮尽,只能领兵退还。等到颍川等地的叛乱平息后,隗嚣也随即病死,他的儿子隗纯继位,一年后投降,陇地即告平定。

岑彭在平定蜀地时一路势如破竹。建武十一年,岑彭率军攻至距离成都只有几十里时遭刺客暗杀。建武十二年,大司马吴汉继续进兵成都,才最终平定了蜀地。

近义得寸进尺

反义心满意足

例句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词语得陇望蜀】  成语:得陇望蜀汉语词典:得陇望蜀

猜你喜欢

  • 剖鲤

    源见“鱼传尺素”。借指拆信。清曹寅《和桐初穀山署中寄怀原韵》:“望云眼已穿,剖鲤心先拟。”【词语剖鲤】   汉语大词典:剖鲤

  • 跖狗吠尧

    同“桀犬吠尧”。《新唐书.孙伏伽传》:“且跖狗吠尧,吠非其主。”主谓 跖,古代人名;吠,狗叫。跖养的犬冲着尧狂叫。比喻各为其主。语本《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狗固吠非其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本指举止潇洒,富有才华的人。后泛指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人物。 数一数既能建功立业又富有文采的人物,还得看今天的豪杰英雄。 表示当今是人才辈出的盛世。语出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

  • 明扬仄陋

    同“明扬侧陋”。三国 魏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见“明扬侧陋”。三国魏·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词语明扬仄陋】  成语:明扬

  •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表示不随流俗,敢于对处于逆境中的才士表示怜惜。语出唐.杜甫《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汪曾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光明日报》1993年6月26日):“而且有那

  • 草檄才无敌

    源见“倚马才”。谓文思敏捷。清 许承钦《送何偶圃游西陵》诗:“袁宏草檄才无敌,王粲依人意未平。”

  • 剑合延津

    源见“丰城剑气”。喻指姻缘会合。清李渔《意中缘.画遇》:“剑合延津终有日,珠离合浦不须忧。”

  • 斧凿痕

    经过刀斧开凿过的痕迹,后多用于比喻诗文绘画等刻意雕琢不自然之处。唐代韩愈《调张籍》诗:“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宋代朱弁《曲洧旧闻》卷四:、“古语云:‘大匠不示人以璞’。盖恐人见其斧凿痕迹也。”【词

  • 铛脚刺史

    铛(chēng撑),三足锅。三刺史鼎足而立。比喻一些地方官吏善于治理,能为民兴利除害。典出唐薛大鼎事迹。薛大鼎,唐蒲州汾阳(今山西荣河县北)人,生卒年代不详。唐高祖起兵反隋后,薛大鼎于龙门晋谒,为高祖

  • 旌阳拔宅

    源见“拔宅上升”。指许真君得道成仙。许曾任蜀地旌阳令。明屠隆《綵毫记.归隐林泉》:“明日金陵寻道友,旌阳拔宅古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