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

形:形态,高兴得失去常态。后也用来讥讽过分得意的狂妄之徒。典出晋人阮籍事迹。阮籍(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之为“阮步兵”,时司马氏集团掌权,阮籍不满司马家族的统治,常以醉酒和发疯般的怪异举止来躲避荐举。他有时闭门看书,累月不出家门;有时游山玩水,经日忘归。和嵇康、山涛、向秀等六人意趣相投,经常在竹林中清谈、狂饮、赋诗、弹琴,时而放声大笑,时而痛哭流涕,世人称为“竹林七贤”。阮籍博览群书,尤好老庄,嗜酒,好放声长啸,善于弹琴。当他得意高兴的时候,忽然间就会失去常态,时人大多当他是疯子,而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出典】:

晋书》卷49《阮籍传》1359页:“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例句】: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画》:“韦偃去丹青自少,郭熙亡紫翠谁描,手挂掌坳,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茅盾《回忆之类》:“庙是不曾动过,菩萨却换过多次。而只认庙不问什么菩萨的‘可敬的人物’也纷纷逐逐,服装一套套变换,忙得太可爱,得意忘形得太可怜。”


述补 非常得意,以致举止失常。语本《庄子·山木》:“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向本贵《盘龙埠》:“有文哥,我觉得,你如今有钱了,都有些~了。”△贬义。用于描写人之形态。→忘乎所以 得意洋洋 沾沾自喜 顾盼自雄 忘乎其形 ↔灰心丧气 垂头丧气 失意惝悦心灰意懒 乐而不淫 谦虚谨慎


【词语得意忘形】  成语:得意忘形汉语词典:得意忘形

猜你喜欢

  • 照镜舞山鸡

    源见“山鸡舞镜”。谓顾影自矜。北周庾信《咏屏风诗》之十三:“吹箫迎白鹤,照镜舞山鸡。”

  • 杨仆移关

    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朴功勋卓著。他是河南新安人,认为自己是关外人(即籍贯为函谷关以东的人)不光彩。他上书武帝请求把函谷关向东迁移300里,以其自家资财为经费。武帝批准了这个请求,元鼎三年(前114年)

  • 呼钱

    《太平御览》卷八三六引《葛仙公别传》:“(晋葛玄)取十钱,使人一一投井中,公井上以器呼钱,人见(钱)从井中一一飞出,入公器中。投人刻识之,所呼皆得,是所投者。”这是一个神仙玄妙故事,本无稽之谈。后因用

  • 罗浮美人

    同“罗浮客”。清赵翼《梅花诗》之三:“如同姑射称仙子,会到罗浮化美人。”

  • 夫倡妇随

    《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倡,妇者随。”丈夫说什么,妻子就要附和。指妻子必须顺从丈夫。后写作“夫唱妇随”。元.无名氏《举案齐眉》三折:“秀才,你怎生这般说,岂不闻夫唱妇随也呵。”也常用以指夫妻

  • 竹马之友

    源见“竹马之好”。指儿童时期的朋友。郭沫若《羽书集.忠告日本政治家》:“他和明治天皇本是竹马之友,自维新以来,他在日本的政治上文化上的贡献,的确是可以不愧为一个元老的。”偏正 竹马,童年骑竹马游戏。童

  • 谈笑有鸿儒

    鸿儒:大儒,有名的学者。 和学问渊博的在一起谈笑。 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语出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歧路灯》三八回:“今日谈笑有鸿儒,正该叫小徒在此虚心聆教才是。”【词

  • 山中相

    同“山中宰相”。宋林逋《深居杂兴》诗之六:“幽人不作山中相,且拥图书看白云。”元马致远《清江引.野兴》曲:“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甚么半张名利纸。”【词语山中相】   汉语大词典:山中相

  • 双鱼

    源见“鱼传尺素”。指书信。唐唐彦谦《寄台省知己》诗:“久怀声籍甚,千里致双鱼。”明刘基《玉楼春》词:“双鱼不见人千里,落絮牵愁和梦起。”【词语双鱼】   汉语大词典:双鱼

  • 君家叔度

    参见:千顷陂